台灣網

故宮售票處正式摘牌 進入全網售票時代

來源:北京晨報

2017年10月11日 08:45:00A

   昨天是故宮博物院的92歲生日。當天發生了一件可以載入故宮院史的大事:端門廣場的故宮售票處正式摘牌。從此故宮告別紙質實體票,全面實行網路售票。今後,觀眾可以在網上提前預訂門票,也可以現場掃描二維碼購票,通過手機進行支付。故宮門外排隊買票的情景就此成為歷史。

  故宮售票處摘牌“退休” 

  昨天,位於端門廣場的故宮售票處正式摘牌,這一見證了故宮博物院92年開放歷史的機構“退休”了。10月10日起,故宮全面實行網路售票,實體票從此不復存在。

  據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介紹,今年7月,故宮開始試行全部網路購票。10月2日起,故宮正式邁入“博物館全網售票”時代,門票全部網上售出。10月2日淩晨1點多,全天8萬張門票就已經在網上售出。不到14點,第二天的8萬張門票也已全部在網上售出。

  經過“十一”長假的成功實踐,故宮全網售票已經可以從“試行”轉為“實行”。單霽翔舉例説,10月7日有7萬多人次參觀故宮,提前在網上購票的觀眾超過50%。另外還有近3萬名觀眾現場通過手機購票,僅1313人次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網路購票,由現場工作人員協助完成。實踐表明,觀眾對網際網路的接受程度大大高於故宮博物院的預期。

  設置綜合服務窗口“幫忙” 

  故宮全網售票的施行,大大降低了觀眾參觀等候時長,每人平均購票等候時間由原先的15分鐘,降低至從端門步行至午門檢票區的5分鐘左右。而黃牛們也再沒有機會向觀眾倒票,這也是全網路售票措施帶來的意外好處。

  據單霽翔介紹,取消售票窗口後,不但在現場設置了大量二維碼引導牌,所有工作人員還都配備了便攜二維碼,人人都能提供二維碼購票諮詢和協助服務。沒有提前在網上購票的觀眾,可以在現場掃碼購買剩餘門票,支付寶和微信都可以付款,非常方便。

  不會線上支付的觀眾該怎麼辦?單霽翔説,故宮通過設置綜合服務窗口、代客下單等形式解決這一問題。綜合服務窗口中,提供網售門票發票開具及列印嘉賓門票窗口2個,代客下單窗口4個,主要負責幫助所有外籍觀眾和部分沒有線上支付能力的觀眾下單。(記者 王歧豐/文 李木易/攝)

  相關新聞 

  端門數字館探養心殿八大亮點 

  昨天,經過一年多的緊張籌備,端門數字館的第二個主題數字大展“發現養心殿”也正式與觀眾見面。在這裡,通過大型高沉浸式投影螢幕、虛擬現實頭盔、體感捕捉設備、可觸摸屏等,讓觀眾走進虛擬世界中的養心殿。而通過AI、VR、語音圖像識別等多种先進技術,觀眾更可以與朝中重臣自由對話,全方位鑒賞珍貴文物,甚至還能去皇帝的後寢殿裏溜達溜達。

  數字館內還別出心裁地設計了幾個觀眾互動區,觀眾可以在此體驗召見大臣、批閱奏章等皇帝的工作。而且,現場液晶顯示屏上還有幾十條當年皇帝批閱奏章的真跡,觀眾可以下載為自己的手機桌面。這些御筆批文都是工作人員精挑細選出來的,比如“你的名字朕甚喜歡”“你是病昏了”之類,讓人感到其實皇帝用詞也很接地氣兒。

  亮點1:召見大臣

  應用AI技術,觀眾可以與選擇“召見”的大臣進行自由對話。如果想獲得更具歷史感的體驗,也可以點擊“端門數字館”導覽小程式裏準備的問題。

  亮點2:朱批奏折

  觀眾在限時三分鐘內批閱五份奏折,在書寫屏寫下“好”或者“不好”作為對奏折內容的決策。如果決策結果與檔案記載一致,就可以看到當年的朱批原文了。

  亮點3:鑒藏珍玩

  多寶槅內的上層文物為以養心殿內真實陳列為藍本製作的數字模型,多寶槅內下層文物為精選故宮藏文物中包括陶瓷、青銅、漆器等文物精品製作的數字模型。

  亮點4:走進三希堂

  每位觀眾可以用展廳內提供的iPad掃描多寶槅上層的一至三件珍寶,然後轉身“帶入”“三希堂”中。在“走進”三希堂的同時還可以隨個人喜好“佈置”三希堂。

  亮點5:親制禦膳

  觀眾隨著提示“製作”好菜肴後還要選擇正確的食具盛放擺盤。遊戲結束後還可以用“端門數字館”小程式掃描二維碼,將菜譜帶回家。

  亮點6:穿搭服飾

  通過衣服搭配和選擇佩飾,觀眾可以了解清代宮廷服飾搭配的相關小知識。通過kinect體感試衣還可以將成套的宮廷服飾“穿上身”。

  亮點7:揭秘養心殿

  觀眾可以看到養心殿建築很多難得一見的細節,例如養心殿屋頂內的結構。

  亮點8:參觀寢宮

  戴上虛擬現實頭盔,走進虛擬的養心殿正殿和後寢殿,進行高沉浸感的體驗。批批奏折,還可以去臥室溜達溜達。(記者 王歧豐)

責任編輯:葛新燕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