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下半年經濟怎麼幹”:穩投資 找準三大方向發力!

來源:央視財經

2018年08月06日 13:12:00A

  7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分析研究當前經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做好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工作。

  《央視財經評論》推出“下半年經濟怎麼幹”系列評論第三期,聚焦“穩投資”,邀請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姚景源以及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張燕生做客演播室,深入解析。

  製造業投資怎麼穩?

  姚景源:繼續加大對創新的支援力度 促製造業投資穩步推進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今年上半年固定資産投資同比增長6%,其中製造業投資同比增長6.8%,製造業當中高新技術投資增幅較快,這都説明投資在穩步增長,結構不斷優化。

  接下來製造業投資如何穩,放在一個全球視野審視,要通過持續對創新的支援力度,來提高製造業的競爭力,這樣才能使我們穩傳統和促新興都邁上一個大臺階。

  民間投資怎麼穩?


  張燕生:進一步放寬對民間資本的市場準入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今年上半年,民間投資對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81.5%。怎麼穩?還是應當毫不動搖地去引導鼓勵扶持民營經濟的發展,通過放寬市場準入鼓勵民營企業能夠進入到更多的領域。另外,穩定民間投資還要讓民間投資能進入新興領域,激發民間投資更大的市場活力。

  姚景源:多措並舉降成本 支援實體經濟 穩民間投資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怎麼樣來增強民營企業投資的積極性?重要的一點是要降成本。這幾年對於促進實體經濟發展,一件實實在在的事就是降成本。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的成本和費用同比下降0.4元,這很不容易。接下來在減稅降費等方面還要加大力度,多措並舉降低實體經濟的成本,這樣民營企業才能更多地將資金投入到發展中。

  補短板 基礎設施投資怎麼穩?

  姚景源:基礎設施補短板 要增加投資的有效性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基礎設施投資是投資當中重要的部分,現在增速有所回落,雖然增長速度回落了,但是投資結構更優化了。未來增加基礎設施投資要更多地考慮有效性,扎紮實實把基礎設施方面的短板補好。

  張燕生:促社會基建 補民生短板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如果説2018年基礎設施投資的峰值已過,新的投資峰值是什麼?無論是製造業投資、房地産投資還是基礎設施投資,新的投資怎麼才能來?需要什麼樣的環境?我認為需要綠色的城市、智慧的城市和宜居的民生環境,這些目前還有短板。怎麼創新投資、怎麼激勵創新投資、綠色投資、民生投資,這都是我們未來在投資領域的創新點。

  促進經濟高品質發展 如何讓投資發揮更關鍵的作用?

  姚景源:發揮穩投資對經濟增長的關鍵性作用

  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 姚景源:發揮投資對經濟增長拉動的關鍵作用,怎麼理解?就是以“穩”來應變。穩住投資一定程度就穩住了經濟增長,穩住了增長就能穩定物價、穩就業。

  張燕生:高品質投資 促雙創 強雙公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員 張燕生:穩投資還是要促進推動高品質投資。高品質投資有兩個重要的引擎,一個引擎就是要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還有一個引擎就是要強調雙公,也就是政府的公共産品和公共服務,打造一流的資本市場,一流的投資環境和一流的營商環境。

責任編輯:楊旋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