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理上網來 輝煌十九大】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根據

來源:光明日報

2017年10月31日 09:26:00A

  作者:中央黨校原副校長 李君如 

  十九大報告提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主要矛盾不僅是確定工作重點的根據,而且是劃分社會實踐發展階段的根據。我們黨就是通過在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中揭示社會主要矛盾、分析和把握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制定黨在各個階段的綱領和路線。

  在毛澤東領導中國革命和建設的進程中,就是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來認識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確定黨的工作重點轉移。例如,長征取得勝利以後,根據日本帝國主義策動華北事變,妄圖從東北入關佔領全中國這樣一個嚴酷的事實,毛澤東提出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變了,民族矛盾已經上升為主要矛盾。根據這樣的認識,提出同國民黨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共同抵禦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由此,中國革命進入了抗日戰爭階段。

  【理上網來?輝煌十九大】社會主要矛盾的轉化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根據 

  鄧小平在改革開放之初指出:“我們的生産力發展水準很低,遠遠不能滿足人民和國家的需要,這就是我們目前時期的主要矛盾,解決這個主要矛盾就是我們的中心任務。” 1981年,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指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産之間的矛盾。這一主要矛盾的表述契合當時的經濟發展水準和社會發展階段。我們黨正是根據社會主要矛盾的特點,指出我國在社會主義改造基本完成後雖然進入了社會主義,但這是不發達的社會主義,是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也正因為這樣,十九大報告中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一觀點特別引人注目。這不僅是因為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關係全局的歷史性變化,對黨和國家工作提出了許多新要求,而且是因為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意味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一個新時代。習近平同志曾經説過,我們要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徵,牢牢把握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提出新的思路、新的戰略、新的舉措,繼續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佈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佈局,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奪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勝利,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奮鬥。在今天,貫徹“兩個牢牢把握”最重要的,就是要牢牢把握十九大關於社會主要矛盾的科學論斷。因為這一科學論斷集中反映了我國社會發展的階段性特徵,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的根據。 

責任編輯:葛新燕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