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博鰲時間:釋放“博鰲智慧”,貢獻“博鰲力量”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4月10日 09:29:00A

  4月8日至11日,中國海南,一年一度的“博鰲時間”隆重登場。

  博鰲亞洲論壇2018年年會,“開放創新的亞洲,繁榮發展的世界”的主題,“全球化與一帶一路”“開放的亞洲”“創新”“改革再出發”四大板塊,吸引了來自各國的2000多位各界嘉賓匯聚一堂。近年來保持了較高發展速度的亞洲,期待推動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全球化,在更大範圍更高水準上面實現亞洲的區域合作,進而為推動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共創人類美好未來的責任貢獻更多的擔當與作為。

  至於臺灣方面,國臺辦發言人安峰山曾在上月底的例行新聞發佈會上表示,蕭萬長先生將以兩岸共同市場基金會榮譽董事長的身份出席今年的年會。眾所週知,蕭萬長先生是臺灣政治人物中參加博鰲論壇次數最多的一位,曾于2013年在博鰲與習近平主席會面。自從2016年民進黨重新在臺灣執政造成兩岸關係緊張后,蕭萬長此次的博鰲之行,註定引人矚目。

  今年的博鰲亞洲論壇年會上,有一個關鍵詞與臺灣密切相關,那就是“島嶼經濟”。作為一個淺碟形的小型島嶼經濟體,臺灣需要更多更有效的全球化運作,即整合、善用島內外兩種資源、兩個市場。臺灣之前能夠取得“亞洲四小龍”之首的榮耀,原因就在於其這方面做得卓有成效;而近20年來經濟大幅減速的原因,同樣是因為沒能有效地進行全球化運作,另一個重要原因則是大陸已成為世界經濟增長中心及經濟全球化的中心,臺灣若不能處理好兩岸關係,當然也就無法對外拓展國際經濟空間。臺灣若再繼續這樣一步步在全球化經濟中邊緣化下去,可想而知未來的經濟前景,難以樂觀。

  亞洲是世界的亞洲。臺灣是中國的臺灣。亞洲要開創亞洲新未來,必須在世界前進的步伐中前進、在世界發展的潮流中發展。臺灣要重新獲得發展的動力源,則必須要有一個正確的兩岸政策,必須處理好與大陸的關係,才能有效改善臺灣的發展環境,才能進行有效的全球化運作。這一點,臺灣的民進黨當局不是不明白,不是“不能為”,而是“不願為”,在全亞洲全世界都在為了自己百姓的民生經濟議題絞盡腦汁時,只有臺灣的執政者還在期待靠著意識形態欺騙人民、麻痹自己,真是令人嘆為觀止。

  博鰲論壇告訴我們:世界和平發展、合作共贏,永遠沒有終點;機遇與挑戰並存,交流與合作永續。今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也是貫徹落實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我們身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身擔負責任大國的博大胸懷與世界擔當。期待“博鰲智慧”在2018年的“博鰲時間”裏大放異彩,再度為世界貢獻我們的“博鰲力量”。(馬蕭蕭)

責任編輯:趙靜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