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民進黨要以“轉型正義”之名奪國民黨檔案?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5月30日 10:05:00A

  臺灣的“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預訂月底掛牌,作為重要配套的“政治檔案法草案”也已出爐。臺灣《聯合報》30日社論指出,民進黨推動所謂的“轉型正義”,如此看重“開放政治檔案”,恐怕並不僅僅是基於“轉型正義”而已。

  必須“開放”的政治檔案主要來自兩處:一是政府機關,二是民間團體或私人。先説政府機關部分:民進黨既已執政,相關檔案開放與否,本不成問題。即便有檔案被列為機密、極機密甚至絕對機密,原核定機關或上級機關即有解密許可權,都不需另立新法就可進行。

  報導指出,由是可知,要徵集的“政治檔案”對象,主要還是團體和私人。再從“促轉條例”所列罰則僅限團體而不針對私人看來,目標當然就是民進黨主要對手國民黨及其“附隨組織”。

  “政治檔案法”的“母法”是“促轉條例”,但奇特的是,兩者對“政治檔案”的定義並不相同。“政治檔案法”的開放檔案主體是抗日勝利起到“解嚴”間與“二二八事件”及內亂、外患等相關案件的檔案;但“促轉條例”則包山包海,擴及這段期間個案和體制上的各種檔案、紀錄與文字。

  報導表示,無論何者,由於“促轉條例”和“政治檔案法”都賦予相關團體“主動通報”的義務,一旦“立法”通過,國民黨就必須面對二種抉擇:一是配合調查,整理所有黨史資料後“主動通報”並交出檔案;二則不予配合,坐等相關行政和刑事裁罰。

  依“促轉條例”規定,隱匿、損毀檔案者,可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拒絕將檔案移交者,則處新台幣一百萬元以上、五百萬元以下罰款,處罰不可謂不重。即便國民黨選擇配合,自行整理數據後交出,在所謂“政治檔案”十分抽象,“兩法”又定義不一的情況下,仍很可能挂一漏萬,若要免責,恐怕只能把檔案全部交出。

  報導指出,平心而論,過去“黨國一體”時代,國民黨確實握有不少與政府運作相關的文件和檔案,就歷史研究和保存史料的角度言,這些數據交給當局保管、處理並非不可行。然而募集數據的同時,卻硬要冠上“轉型正義”的帽子,豈非認定持有者就是必須被“轉型正義者”?這種價值判斷,實與中立客觀的研究態度相左。

  更重要的是,民進黨當局取得相關史料後,恐怕也不會忠誠的只拿來做為“轉型正義”使用,更多的可能,還是政治操作。

  報導中説,舉幾個例子:臺灣“國史館”自民進黨重新執政後,即致力於“轉型正義”的史料蒐集,其中“二二八事件”當然是主要目標。去年“二二八”前夕,“國史館”公佈了“陳儀曾向蔣請兵”,以及“美國官員曾主張助臺灣獨立”文件;今年“二二八”前夕,“國史館”又公佈“美國領事館指出陳儀部隊曾用達姆彈攻擊人民”文件。這些選擇性的片面文件希望達到什麼樣的政治效果,一望便知。尤其美國領事館所指達姆彈攻擊一事,根本無絲毫證據,政治操作意圖一覽無遺。

  因此可以想見,當國民黨將黨史館所有數據交出後,全部資料都只會變成民進黨當局回過頭來對付國民黨的工具,甚至選擇性“開放檔案”,亦不在話下。更不用説從“促轉條例”到“政治檔案法”,向“相關團體”徵集“政治檔案”,已是將私産化為公産的強取豪奪行為了。

  社論強調,蔡當局若真有心還原歷史,就別再用“轉型正義”政治口號處理史料,先建立信任,然後認真的把史料交給民間公正客觀處理。若是被深綠綁架,一心只想追殺對手或利用建構自己的歷史論述來獲取政治利益,除了討好深綠,其實誰也騙不過去。

 

 

 

 

責任編輯:李傑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