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網

臺名牌大學教授竟也陷入薪資困境?

來源:台灣網

2018年01月16日 09:21:00A

  甫當選臺灣大學校長的管中閔,近日接受專訪時説,“教授的授課鐘點費(課酬)30年不變。”香港《大公報》今日發表評論指出,多年來“低薪化”是臺灣社會揮之不去的夢魘,沒想到堂堂名牌大學的教授也陷入薪資停滯不前的困境。評論認為,臺灣的低薪現象主要與這些年島內經濟復蘇緩慢有莫大的關係。

  評論摘編如下:

  “教授鐘點費30年不變。”候任臺灣大學校長管中閔一席話最近震撼臺島。他説,低薪現象反映臺灣不重視人才;30多年來,正教授兼課每小時750元(新台幣,下同)。

  多年來“低薪化”是臺灣社會揮之不去的夢魘,但人們一直以為低薪只是基層打工仔的悲歌,沒想到堂堂名牌大學的教授也陷入薪資停滯不前的困境。島內歷任領導人都呼籲企業要為員工加薪,言下之意即把低薪的責任推給企業,但為什麼企業不願加薪?難道臺灣的僱主都是“刻薄員工的奸商”?倘若如此,臺大教授課酬多年不變,那作為臺大的老闆——臺當局就是最大的奸商。不可否認,可能有一些“孤寒”僱主不願與員工分享經濟成果,但臺灣的低薪現象主要還是與這些年島內經濟復蘇緩慢有莫大的關係。

  島內數據顯示,2000年工業及服務業僱員的實質薪資(月薪)為46618元,但16年後,即2016年工業及服務業僱員的實質薪資還比16年前少了86元(46532元)。臺灣民眾的薪資不是停滯,而是倒退。難怪連外勞也嫌臺灣薪水低而決定返鄉工作。

  綜觀臺灣這十多年的經濟發展,可謂“王小二過年─一年不如一年”。2001至2012年臺灣經濟增長率平均3.72%,只有1991至2000年經濟增長率6.24%和1981至1990年7.65%的一半。

  製造業附加價值率也由1991年的28.8%降至2011年的20.2%。由此可見,“蛋糕”小了,企業的利潤空間縮減。這也是企業不願、不敢、不能加薪的主要因素。

  臺灣經濟環境不佳,固然與早些年全球金融海嘯、美債危機、歐債危機相關,但近年國際經濟已漸漸走出不景氣的陰霾,而臺灣卻未能跟上世界經濟的發展步伐。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近把全球2017年經濟增長率調高至3.6%,而臺灣經濟增長率縱然被調升,也只有2.6%。這反映了島內競爭力不足、産業失衡,從而壓制了薪資的增長。

  島內産業過度集中在電子、資訊領域,但隨著韓國、中國大陸的科技製造業崛起,臺灣科技業在競爭中逐漸走下坡路。而島內服務業的高薪機會亦寥寥無幾。有臺媒批評當局缺乏産業化思維,阻撓兩岸服貿協議生效,致使臺灣服務業限縮在島內市場,既走不出去,也無力吸引外來投資,難以擴大規模,遑論提供高薪厚職了。

  近年越來越多的臺灣青年人到大陸求學、就業、創業,不僅是因為大陸提供了優惠措施,更因為島內低薪化“無解”,讓青年人對前景失去希望。臺當局領導人蔡英文説,“改善年輕人的低薪問題是施政重點”、“最低工資3萬元是她的夢想數字”云云。但看她執政一年多來,施政錯漏百齣、天怒人怨,“最低工資3萬元”也真的只能是夢想了。

責任編輯:張潔

分享到: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