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的風景能給我們彼此啟發——訪台灣畫家蔡友、林錦濤

時間:2011-10-27 13:02   來源:湖州日報

  清遠的湖州山水永遠蘊藉著一種特別的靈性——安吉山區開闊的吳昌碩故里需要一種秋日的光亮,於是天清氣朗;長興水口顧渚的山巒需要一種煙靄,於是秋雨飄散;水鄉古鎮南潯的典雅再次需要明媚,於是太陽又暖照。

  而這一恰到好處的自然變化,很快為藝術家敏銳的眼睛捕捉,繼而化為感嘆的言辭,再而激蕩的情思又借助毛筆化為紙上優美的圖畫。

  額發逸飛的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專任教授兼系主任蔡友是這樣,一副黑框眼鏡後閃爍睿智目光的臺灣藝術大學書畫藝術學系專任講師兼學生生涯發展中心主任林錦濤也如此,因為他們都有同一“職務”:畫家。“安吉很美,吳昌碩又是一代藝術大師,很有感同性。這個故居保存得很好,一方面體現了對大師的崇敬,同時對下一代教育又是寶貴的人文資源。”走出吳昌碩故居,漫步鄣吳的徽派村落,蔡友先生對記者説,“這是一個思故幽情的地方”。

  曾與張大千合作過作畫的蔡友,1988年就申請來大陸。這些年更是往來頻繁,“大陸行的寫生本已10多冊, 60歲個展我擺出來,許多臺灣畫家從我的寫生稿中‘認’大陸。”蔡友風趣地説,來過浙江四次才第一次到湖州,“是把最好的擺在後面。”“我在臺灣知道湖州,湖筆的出産地麼。”

  幾天見縫插針的交談,蔡先生不時添加著他對湖州之行的讚美。在安吉竹博園,他驚嘆竹子的密密麻麻,停下來寫生;長興大唐貢茶院,又看到環植的竹子,他説“竹子在中國是一種很重要的文化載體,這裡有很好的房子,有了竹子,就很飄逸、瀟灑。”他向記者讚嘆雨中的顧渚“層巒疊嶂,虛實變化,有一種空靈的美”。

  湖州的人文景觀也得蔡友的青睞。他説這些年大陸的古跡在修復,“像這大唐貢茶院,雖新建,但100年後也成古跡,很美。”“小蓮莊,移步換景,處處能體現中國畫的古典意境”。由此他評價湖州的人文景觀,“有一種與自然的結合”,最能體現中國文化。他還非常欣賞湖州的“民風淳樸,調子慢,很優雅”。

  與湖州畫家們在交流中彼此了解,取長補短,因為“不同的風景能給我們彼此啟發。”蔡友説,兩岸書畫彼此了解很重要。“湖州籍畫家金勤伯先生是我的老師。此行我還跟湖州師院藝術學院的老師們談,以後是否能交流湖州學子到我們學校學習。”蔡友對湖州臺北藝術交流看得長遠。

  側重美術史研究的林錦濤先生此行與記者交流最多,關於任伯年與吳昌碩的交往、關於他十分欽佩的元代湖籍大畫家錢選,還有金城、楊峴、張度等。林錦濤説,他近年到過浙江四次,在蕭山、紹興考察任伯年故居,“此番交談,才發現湖州竟有這麼厚重的書畫家隊伍。”

  他説去鄣吳感觸很深,因為研究過吳昌碩很多東西,現在能來到他的故居,“很多東西在‘形象落地’,得以印證。到竹博園,感覺情境很幽雅,有一種作畫的衝動。 ”“‘辛亥百年’,有這麼一個機會是開始。”林錦濤説,兩地特別是臺灣,研究者往往只能看到圖版而不能看到實跡,大陸有很多實物。他期盼湖州多開展此類兩岸交流活動,一方面使臺灣學者專家能有機會多到大陸來看實跡,同時也能將湖州這份寶貴的文化資源發揚光大。他説自己有可能以後還會來湖州,因為湖州出的書畫名人,“太多太厲害”。

分享到:
編輯:李瑞艷

圖片

圖片推薦

    要聞

    兩岸情

    各地涉臺活動

    文化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