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招商項目

金門貢糖續寫兩岸緣 大陸游客帶動銷量急增

2017年11月10日 08:58:42  來源:中新社
字號:    

 

  貢糖與鋼刀、金酒並稱為金門的三大伴手禮,備受來到金門旅遊的大陸游客青睞。圖為金門的貢糖製作師傅正在切“豬腳糖”。 中新社發 羅欽文 攝
 
  中新社金門5月20日電 題:金門貢糖續寫兩岸緣

  中新社記者 羅欽文 董會峰

  金門,前線戰地的硝煙味遠離,代之而起的是兩岸人員雙嚮往來、互動頻繁的和平氣息。伴隨一撥又一撥陸客經此往返兩岸,金門固有的道地特産更加聲名遠播。

  無論是傳統的金門“三寶”,還是現在的金門“六寶”,都成了兩岸遊客金門遊伴手禮的最佳選擇。傳統的金門“三寶”,是貢糖、鋼刀、高粱酒;後來增加面線、一條根、牛肉乾,“三寶”變成了“六寶”。其中,金門貢糖是到金門當然要買的“第一寶”。

  “陸客赴臺遊開放後,大陸游客來的多,帶動貢糖銷售量急劇增長至少50%。”看著擠滿陳金福號貢糖店的遊客品嘗、選購貢糖,老闆陳金福指著堆滿店裏的一箱箱打好包等待寄送出去的貢糖,滿臉欣喜地告訴本社記者。

  不管是在陳金福號貢糖店還是在聖祖貢糖店,記者都看到進店買貢糖的遊客絡繹不絕,貢糖店生意興隆。走進貢糖店,不僅可以品嘗各種口味、各式品種的貢糖,還可親眼目睹貢糖的現場手工製作。

  説到金門貢糖,就不能不提及金門貢糖的創始人,他就是陳金福的父親陳世命。以前,金門是沒有貢糖的;70多年前,福建漳州東山人陳世命將閩南貢糖製作手藝從廈門帶到金門,創立了金門第一家貢糖店“名記貢糖”。從此,貢糖漸漸香飄金門,遠近馳名,成為金門最知名的特産。

  陳世命的四子陳金福,也是金門“貢糖世家”——“名記貢糖”的第二代傳人,20年來繼承祖傳手藝,以“人文、典故、美食、文化”為四大主題特色,著力打造“陳金福號貢糖”新品牌,將金門貢糖發揚光大。

  首創“現場定購,機場或碼頭提貨”的顧客便利服務模式,讓遊客“輕鬆自在旅遊,快樂滿意購物”,帶領金門特産業行銷新風潮;首創金門貢糖現場製作流程開放式觀光工廠,讓消費者現場觀看並免費品嘗剛出爐的貢糖;研發最具金門戰地形象的“創意貢糖”——子彈餅,形似子彈且有多種口味,讓消費者吃了“子彈”之後還可將精心設計的子彈盒金屬包裝當作裝飾品來擺設,開啟創新金門特産的“新金門風”……陳金福號貢糖為金門貢糖注入了新創意和新活力。

  “我書讀得不多,但很會做貢糖。做貢糖不是賣貢糖,而是賣貢糖的歷史與文化,賣祖傳的手工工藝,要永續經營。”從小接觸貢糖製作的陳金福有著他獨特的生意經。他用自己的姓名來打貢糖名號,自己做廣告,連訂貨專線號碼也包含著“送禮意思意思”的寓意;蒐集整理金門民間傳統貢糖食法,相繼推出金門貢糖食譜簡冊、《貢糖新食法》,製作重達70公斤的世界最大古早味貢糖“目鏡糖”。

  金門貢糖的兩岸緣,不僅僅是過去金門貢糖源自閩南,還有現在的香飄海峽兩岸。聖祖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經理楊尤閩説,“聖祖食品”已回到金門貢糖的發源地廈門,拓展金門貢糖的大陸商機。

  趕上金門觀光業開放和兩岸“三通”的商機,陳金福瞅著“客人太多了”,躊躇滿志。2005年,他應邀參加兩岸中秋節博餅活動,首創“小三通餅”,紀念其父1934年攜貢糖手藝從廈門移居金門71週年和金廈航線開通4週年,並希望兩岸未來“意通、情通、萬事亨通”。他説,大陸市場很大,“廈門鼓浪嶼的遊客只要來十分之一,我的手就要做斷了。”

[責任編輯:taiwan.cn]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