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媒體解密機器人"佳佳":高顏值 善良勤懇有內涵

2016年04月18日 09:55:18  來源:新京報
字號:    

媒體解密機器人

  4月15日,合肥,中科大正式發佈我國首臺特有體驗交互機器人“佳佳”。

媒體解密機器人

  “佳佳”帶柔光效果的“皮膚”,是用硅膠做成的。

媒體解密機器人

  4月15日,安徽合肥中科大校園,媒體記者與中科大“機器女神佳佳”握手。

  近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正式發佈了一款名為“佳佳”的機器人。剛一亮相,“佳佳”就火了。

  “佳佳”火起來的原因離不開她的“高顏值”。據了解,“佳佳”身高約為1.6米、體重不到100斤,單看身材就是個典型的萌妹子。另外,她有一頭濃密微卷的長髮、大眼睛、雙眼皮、高挺鼻梁……至於自帶柔光效果的“皮膚”,這可是用硅膠做成的。

  除了看臉,“佳佳”的才華也不在話下。在這次正式亮相之前,“佳佳”就擔綱主持了2016“首屆全球華人機器人春晚”和“誰是棋王”準決賽。

  和以往大家看到的機器人不同,中科大官方微博對“佳佳”的介紹是:“佳佳”的研究重點在於人機交互中的“特有體驗”。此次中科大首次提出並探索了機器人品格定義,以及機器人形象與其品格和功能的協調一致。

  據了解,機器人“佳佳”初步具備了人機對話理解、面部微表情、口型及軀體動作匹配、大範圍動態環境自主定位導航和雲服務等功能。

  中科大機器人研究團隊則表示,當今社會手機和個人電腦都具有強大的人機交互功能,在平臺、入口和用戶粘性上都佔據了先發優勢。在此背景下,機器人科研成果如果不能帶來特有、全新的用戶體驗,就不具備獨立的産品價值,即使實現了産品化,也無法在市場上生存。

  至於為何要研發這樣一款“佳佳”,團隊是如何賦予“佳佳”如此美貌的,作為機器人的“佳佳”現在到底有什麼用?帶著這些疑問,記者昨日採訪了機器人團隊負責人、中國科學技術大學電腦科學與技術學院教授陳小平。

  動機

  “佳佳”的真身有點醜

  陳小平介紹,此次發佈的“佳佳”其實是一個測試樣機和測試平臺,除了機器人“佳佳”,一同發佈的還包括一個操作界面,通過該界面可以編輯機器人的説話、表情、動作,並對三者進行時序控制。即使是非專業人員不經過專業培訓也可以使用這一界面。

  説起“佳佳”,其實她是個大家族裏的成員。陳小平説,中科大從1998年就開始研究智慧機器人,2008年還啟動了“可佳工程”,自主研發機器人整機。這次亮相的“佳佳”就是“可佳”的一個子系列。

  機器人研究跨多個領域,據介紹,參與到研發團隊的就有電腦學院、資訊學院、機械工程學院的相關學者。

  2011年,機器人團隊又把軟體機器人作為一個科研方向。按照陳小平的介紹,軟體機器人的骨骼是軟的,相比于傳統的機器人靈活性更強。

  所以中科大機器人團隊研發“佳佳”的早期動機之一,還是科研需要。

  從2012年起,“可佳”就連續獲獎,其中包括2013-2015年,在國家服務機器人標準測試中連續三年保持測試總分第一等成績。

  “可佳”成了國際上獲獎最多的智慧服務機器人之一,但一個問題開始困擾中科大機器人團隊:一個國際上知名度越來越高的機器人,卻沒有自己的形象,而外國的機器人往往都有比較好的形象設計,難道我們就這樣不顧形象嗎?

  這一思考不要緊,“可佳”的形象設計就被研發團隊提上了議事日程。於是就有了後來大家看到的膚白貌美的“佳佳”。

  形象

  善良勤懇智慧有“內涵”

  “佳佳”亮相後,有人聽説她的原型來自中科大5位美女。在採訪中,陳小平肯定了這一説法。

  把軟體機器人作為科研方向後,中科大機器人團隊還決定以製作“可佳”機器人的面部形象為該課題的實驗內容之一。2012年7月,機器人團隊在中科大的女生中徵集“可佳”的形象模特,經過一系列挑選,最後選中了5位女生,她們就成了“可佳”倣人形象的最初原型。

  陳小平説,軟體機器人理論上具有無限的自由度,所以可以實現豐富的面部表情變化。

  經過一年多努力,團隊做出幾個原理樣機,證明了在原理上的可行性。但為一個機器人賦予表情也不是容易事兒,按照陳小平的説法,在頭腦中設想一個形象很簡單,但是軟體做起來比較困難。在確定形象之前還有另外一個困惑,軟體機器人到底該做成什麼樣子呢?是卡通形象的還是倣人形象?如果倣人的話,又該是什麼樣子?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團隊開始思考另一個問題:機器人應該是什麼品格的?

  陳小平介紹,經過探討,他們初步確定了三個要求:善良、勤懇和智慧。把這三個要求應用到“可佳”的形象設計上,困惑果然解決了。

  具體地説,美女形象有很多種,但只有符合三要素的,才是合理的選擇。例如,“華貴”也是一種美貌,但與“勤懇”不相符,所以被排除在外。於是,對應著這三種品格,有了現在“佳佳”的樣子。

  也就是説,在研發團隊看來,現在“佳佳”的形象最能體現善良、勤懇和智慧的“內涵”。

  預期

  適時對全球開放“佳佳平臺”

  雖然前天“佳佳”才首次公開亮相,但此前她已參加過不少活動。比如主持2016“首屆全球華人機器人春節聯歡晚會”、與黃子忠共同搭檔主持“誰是棋王”的準決賽。

  此外,她還將在本月的21日到23日在上海世博展覽館舉行的“2016中國(上海)國際技術進出口交易會”上首次與大眾見面。

  陳小平説,作為“可佳”工程中的一員,“佳佳”的智慧化並沒有超越“可佳”,因為“佳佳”還是一個樣機,所以現在“可佳”的技術還沒完全載入到“佳佳”身上。

  “可佳”到底有多厲害?據介紹,她可以用微波爐加熱食品,整個流程都可以自主操作,雖然她不認識所有的微波爐按鈕設置,但是只要給她一份説明書,她就可以自己學習後使用;在一個2萬平米的商城內,只要走上一圈她就能把位置全部記下來,做“導航”帶著人走也完全沒問題。

  只是和“可佳”相比,佳佳顏值更高,她有了人的形象、能做微表情,讓人感覺面對的不再是一台冷冰冰的機器。

  形象已經解決了,今後要重點做“內涵”。據陳小平介紹,未來要讓機器人掌握更多的人類常識,並具備一些自行思考的能力,即使之前沒有編程,機器人也可以思考之後處理某些情況。

  陳小平還表示,在未來適當時候將對全球開放“佳佳平臺”,讓更多的研究人員利用“佳佳”,開發出更多更好的特有體驗,“佳佳”也有望應用於商場、營業廳和政府服務大廳等多種服務場所。

  連結

  機器人“進軍”人類生活

  4月14日

  廣州某商場出現8名機器人服務土豪買金,這些機器人跟在男子身後,手裏拿著水、外套和毛巾等用品,隨時等候主人差遣。

  4月15日

  江蘇宿遷市區的一家餐廳推出了機器人送餐服務,這款機器人能夠自動為客人送餐,還能回收空盤、介紹菜品,同時它還會説基本用語,能部分代替服務員為顧客服務。

  昨日

  有媒體報道,中國航太科工三院35所研發出一款蛇形機器人,可以在管道內部穿梭,今年將“下海”為海底油氣管道做檢測。

  另據媒體消息,北京首個機器人産業孵化器落戶豐臺。相關實驗中心負責人表示,未來工業生産中機器人可以代替高危行業崗位和重復性的勞動崗位。此外北京已立項研發“助老”機器人,以應對人口老齡化。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