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臺島人文:休閒農業玩創意 重建震後新生活

2015年12月30日 10:58:05  來源:新華臺灣
字號:    

  休閒農業因地制宜,讓動植物與人和諧共處。記者 朱燁 攝

  據《文匯報》報道,16年前的“921”大地震讓半個臺灣滿目瘡痍,震中南投縣及其周邊更是樓毀人亡、損失慘重;而16年後的今天,記者走訪發現,在當年受災嚴重的土地上不難發現,休閒農業因地制宜、保育類動植物和諧共處;特色民宿亦如雨後春筍般錯落有序地安置在山路兩側;創意料理與時尚設計更是配合客家、原住民等多種文化融入了鄉遊産業。臺灣鄉村旅遊協會秘書長林劭潔表示,震後重建的不僅是已成廢墟的建築物,更重要的是人心和文化,在結合當地優勢特長的基礎上,用創意、激情和樂觀重建對未來生活的信心和希望。

  青蛙成主題 生態喜獲新財富

  當年受災最為嚴重的震中南投縣,現如今已經走出了一條與青蛙和諧共存、與生態共謀發展的新路子。“當我們決定走生態重建之路時,村民們沒有人相信。”南投縣桃米休閒農業區推展協會理事長廖永坤回憶稱,當義工在村裏的河道清理垃圾時,多數村民只是圍觀,經過無數次地討論、教授生態課程後,村民才開始逐漸相信,並願意投入、關心起周圍的環境。

  隨後的10幾年,全村圍繞“青蛙”和“地震”為主題,陸續建立起了步道、生態池、青蛙教室、嚇一跳橋、地震博物館、紙教堂等生態旅遊景點。

  在苗栗縣三義鄉一處全部採用生態工法建造的舊農村風貌民宿-卓也小屋,記者卻體會到了一種與自然共生的時尚感。

  一村一特色 農業充滿時尚感

  “為了一隻貓頭鷹,買下一片森林”的卓氏夫婦親手建造了此處民宿,更將創意餐食料理、種藍染布文化、生態和諧發展及時尚品牌推廣等巧妙地與最臺式的客家文化融為了一體。卓明榜説,“現在的年輕人都喜歡大都市,靜不下心來做休閒農業,也不願意做農業那麼‘老土’的事情。”他説,“所以我們一直致力於將農業時尚化,引進設計概念,打造鄉村品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