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五月天阿信自嘲發福:成員無法再搶我衣服

2015年11月02日 13:53:44  來源:新浪娛樂
字號:    

  他説以前五月天其他成員都搶自己的衣服穿,現在……他低頭看看自己,好一會才大笑著説道:“我的衣服,他們已經穿不了吧!”

阿信

  阿信

  晨報記者 徐 寧

  十多年前,在臺北市的某一角,五顆年輕的心聚集在一起,主唱阿信、貝斯瑪莎、鼓手冠佑、團長怪獸、吉他石頭,各司其職,開創了一個屬於五月天的“搖滾時代”。主唱阿信或淺唱著“不打擾是我的溫柔”,或低吟著“逆風的方向,更適合飛翔”……他們不質問世界如何存在,也不盲目咆哮嘶吼,只在夢想、愛、青春之間敲打出每一個音符。

  這次之所以接受晨報記者的專訪,是因為五月天主唱阿信帶著自己的服裝設計品牌再次回到上海。他雖然久未露面,專輯遲遲未出,身材也有些變化,但燈光亮起的那一刻,他的出場依然惹來臺下一片尖叫……事後被問起“身材”的事,他用自得形容心態,用自嘲化解尷尬。

  自嘲化解“身材”尷尬

  眼前的阿信緊緊裹著他出場標配的寬鬆外套,半瞇著眼睛,相比身邊一開口就能滔滔不絕的好友不二良,阿信的話顯得很少,很多問題都由不二良代為回答,自己默默地聽,再默默點頭,和舞臺上唱著搖滾的形象判若兩人——可以説慈祥多過熱血!

  網上曾流傳過“迷妹”這樣一個詞,説喜歡五月天,是追逐主唱阿信那張日係少年的顏,略帶貶義,“我知道很多人都覺得‘迷妹’是一個貶義的詞,但是我一點都不贊成”,阿信要做長篇大論的時候,會情不自禁挺起腰,大有不解釋清楚不罷休的架勢,“因為人生中如果沒有對誰癡迷過,沒有對誰喜歡到失去理智,這樣的人生一點意思都沒有”。他開口説的話,總讓人有一種在聽五月天歌詞的感覺,但如果音樂是來自於對生活的感悟,那出現這樣的感覺或許也是情理之中。

  “我以前也有喜歡一些樂團喜歡到很瘋狂,就像伍佰,那時候每一場都去,而更小的時候喜歡小虎隊,也非常瘋狂,所以我覺得,人生就是這樣,你會有理智的部分,會有不理智的部分,但不理智的部分讓我們的生命有更加多的色彩,所以我認為‘迷弟’或‘迷妹’都是很正面的詞。”説這話的感覺,像極了阿信當年唱的那句“曾經燦爛,曾經沸騰,就不會有悔恨”。

  只是從日係清秀少年變得身材有些走樣,阿信也知道網上對他身材的調侃,但對於“中年大叔即視感”的言論,他或許並沒有那麼在意。他只是開玩笑説,以前五月天其他成員都搶自己的衣服穿,現在……他低頭看看自己,過了好一會才大笑著説道:“我的衣服,他們已經穿不了吧!”

  無謂別人“不知道”

  對大部分上海歌迷而言,2015年的五月天沉寂得太久,沒有演唱會,沒有新專輯,在後浪蜂擁而上的圈子裏,五月天的過少出鏡讓粉絲開始替他們擔心。

  “只是沒有平衡好時間,但是五月天今年非常多彩多姿”,阿信説,現在的五月天有許許多多的事情想要去完成,“犧牲了很多睡眠,雖然大家都沒有看到”。

  五月天早已習慣這種不用太多新聞,本本分分做音樂的生活。1997年成立後的第一張專輯就花了三年的時間,阿信曾形容自己寫詞的時候,寫了四百句最後只用四句,“其他成員不會催我,只會在錄音室外走來走去,詞出來以後,瑪莎和怪獸就拿去和音,石頭因為有家庭,晚上一定回家,早上來看還缺什麼就再補上”,每個人都負責好自己的部分,做好該做的事情。“希望大家可以看到音樂作品”,是阿信説得最多的一句話。

  好友不二良説,“紅”這件事,對五月天的生活而言,並沒有帶來多大的改變,“他們的言行舉止和生活起居都沒有什麼變化,還是在原來的錄音室,過的生活還是一樣的,如果你不知道他在做什麼,只是在旁邊一起工作,也不知道他的音樂是在做什麼的話,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成就已經有這麼多。可是當我了解之後,才覺得這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因為你沒有失去你的自由,你沒有失去原來為什麼要做這件事情的初衷,五月天喜歡音樂,是單純地把音樂做好,但沒有讓他們的生活起太大的變化,這是我觀察到的。”

  成就歸功於“幸運”

  阿信總説五月天很幸運,“是真的很幸運,現在也一樣,我們一直很樂觀,因為如果你問,五月天有沒有做到自己的夢想?我會説,其實在我們剛組團的時候,這些事情完全都沒有想過,因為那時候把自己的Demo拿到滾石,給李宗盛大哥聽,本來想説做完這個事情算是對青春有個交代就可以好好去準備畢業當兵,但接下來的事情都沒有想到”。

  可阿信不會忘記,當年為了有更多的演出機會,去免費幫炸雞店唱歌,也不會忘記當時騎車摩托車自掏腰包印海報,一張張貼宣傳。1999年7月7日,五月天第一張創作專輯發行,賣了30萬張。將他們從地下樂隊帶到地上,“後來我們在臺灣取得一些不錯的成績,就希望有更多人聽到我們的音樂,可是相比起來,我們在內地就花了更多時間讓大家認識五月天”。

  初登內地舞臺,五月天與當時活躍的樂隊在當年“搖滾聖地”無名高地酒吧演出,據説臺下只有20來個歌迷,“我們在北京的Live House裏面去給一些不認識五月天的人唱歌,慢慢走到現在”。8千、1萬、3萬、7萬、8萬、10萬,五月天《諾亞方舟》巡演累計入場觀眾超過260萬人次,收入超過5.5億元人民幣。

  初次到內地城市簽售,“第一站我們到哈爾濱辦簽售會,結果只來了五個人”,阿信回憶。為了避免活動時間過短,儘量把時間拉長,他們就簽得慢一點,“你來五個人我們就每個人都簽五分鐘”。提起“悽慘”往事,阿信不以為意:“人很少,反而可以跟他們一個一個説謝謝,聊一聊工作,還有哈爾濱這邊是什麼樣子的,多熟悉一些當地情況,還蠻有趣的。幸運的是我們從五個人的簽名會到可能五十個人”。若干年後,他們簽名一簽就是連續20個小時。

  阿信真誠地説:“學校最應該教的是如何和失敗相處。”

  説好“永遠不解散”

  朋友如流水,何況是一個團體。五月天是華語最長壽、也是最成功的樂團。這就好比誰活得更久誰就是“人生贏家”一樣,五月天的魅力在於他們人到中年還好像正值青春,一腔熱血和理想,從未因為金錢而爭執過。五月天從第一張專輯至今,所有的收入都“除以6”,其中一份是公基金,用來支付錄音室的營運開銷,因為其他4個人對數字很低能,所以一直都是比較精明的冠佑負責管理公基金,錢對他們來説從來都不是最重要的事。五月天會吵架通常都是因為無聊的小事,例如錄完音後要吃什麼,聊不出共識就不歡而散,或者音樂曲目的排序之類的。更為重要的是,主唱阿信很少以單獨身份接受採訪,他希望每個人頭上都有光環,而不是他一個人來接受掌聲和榮耀。

  當年出道的時候,媒體將五月天譽為華語樂壇的披頭士,披頭士從成團到解散共出10張專輯,五月天也誇下海口説出10張。如今,距離“圓滿”又近了一些,五月天正在籌備自己的第9張全新專輯。阿信説:“錄音,就是五月天默契的巔峰時刻。經過八個月的作曲與編曲,終於展開連續十幾天的密集錄音營,日以繼夜,不達目的絕不停止(但肚子餓會暫停)。如果要聊其中的細節,大概五萬字也説不完吧,只能説做音樂的快樂,就是在成千上萬混沌細節中,找到最動人的唯一解答。而讓所有器材、音色、旋律、節奏産生意義的,就是團員們的合作無間的演奏,如果你在,你會感受得到空氣中那份微妙的力度、默契和靈感。當然,五月天做每一張專輯都在盡心竭力,這兩年每完成一張就像耗盡生命,也越來越覺得精力有限……不過,五月天基本上都是3年才出一張專輯的,所以,你們想看我們消失,還要等上好幾年。”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