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白岩松談媒體人離職:祝福所有走的和留的人(圖)

2015年09月17日 09:42:13  來源:華西都市報
字號:    

  白岩松:“其實媒體人走多少,都不怕,怕的是沒人來。”

  白岩松新書

  華西都市報訊(記者 張傑)近年來,李咏、崔永元、邱啟明、劉建宏、白燕升、馬東、郎永淳紛紛離開央視。近期女主播張泉靈的一封辭職信,再次引爆觀眾熱議。進而,那些堅守陣地的央視名嘴們也格外受到關注。16日,出版新書《白説》的白岩松在微信上接受了全國多家媒體記者的採訪,暢談他的內心各種想法。提到包括央視在內的傳統媒體人辭職成潮的現象,白岩松顯得很淡定:“水往低處流,人往高處走。覺得很正常。哪個時代,跳槽都特別多。走有走的理由,留下有留下的原因。我祝福所有走的人。當然我也祝福所有留下的。”

  除了在央視的工作,白岩松還辦了一個“新聞私塾”,親自授業講道。曾有學生當堂問白岩松:“你去哪兒不是白岩松呀,為什麼要留在央視?”白岩松當時的回答是:守土有責,他在央視可能會比去網際網路更好。

  在16日的採訪中,他也被問到,在媒體格局變動劇烈的當下,“守土有責”的想法,能否一直堅信下去?白岩松的回答也很冷靜,“時代接下來會發生怎麼樣的變化,誰也不知道,因此如果現在我信誓旦旦地説堅定,好像你也不信吧?所以走一步再往下看,守土有責是一個新聞人該做好的事情。”

  白岩松還坦言,“越是在一個稍顯躁動的時代,靜顯得更有價值。如果這個時代現在是一片安靜的話,我肯定要倡導動起來。就像我二十多歲會渴望年老,現在渴望年輕一樣。”

  當下,很多傳統平臺媒體人,對自己的職業有一種焦慮感,有的乾脆跳槽到新媒體。白岩松對新媒體有一份獨特的觀察,“其實,新媒體裏跳槽的比例,可能比傳統媒體還要高。陳彤(曾任新浪執行副總裁、新浪網總編輯)不早就跳到小米去了嗎?例子太多了。傳統媒體人跳槽,似乎被格外地放大。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天天都有人跳槽,我覺得太正常了。”白岩松還説:“其實媒體人走多少,都不怕,怕的是沒人來。重要的是,要重塑媒體這份職業給從業者帶來的成就感和尊嚴感。”

  對話

  為何不開微博不用微信?白岩松:不想浪費太多時間

  問:央視多位“名嘴”員工辭職,有不少人提到央視的工作量大。你的工作量如何?

  白岩松:央視不同人工作量是完全不同的。對我來説,每週至少有四天節目。三天是直播一天是錄播。從2003年開始,“中國週刊”節目的稿子都是我寫的,包括“新聞1 + 1”一半的題目都是我自己想的。您覺得這個工作量可以嗎?這只是常規動作,不包括任何特別節目。

  問:在電視裏説法、發聲,電視外寫作出書,有沒有厭煩疲憊的時候?會不會哪一天,你也不想在公眾平臺發聲了?

  白岩松:這不僅僅取決於我。也許到了某一天,觀眾跟我説:“你別跟我説了!”我想,我還是會在大家去意已決之前,我先去意已決,可千萬別等到大家都去意已決了,我還在那兒戀戀不捨呢。

  問:您一直堅持不開微博,不用微信。為什麼這樣?

  白岩松:這樣簡單啊。我不想在這個上面浪費太多的時間。到了我這個歲數,不需要那麼多的心靈雞湯。我也不需要那麼多的這種負面的資訊。微博微信上有價值的東西,它一定會來到我的面前,我不用付出每天兩三個小時在這些上面留戀。

  問:您怎麼看待傳統媒體遭遇的危機?

  白岩松:如果要是按照我們所理解的標準的話,傳統的媒體人,就是一個特別規範的內容供應商。如果要是你始終在做一個很好的內容供應商的話,我要恭喜你。在這種轉折時代,對好的內容供應商的需求,又在重新生長了。去年在美國,增長最快的是五千到一萬多字的這種縱深新聞。所以最大的問題是,丟掉內容還在那兒天天焦慮,覺得要被新媒體時代拋棄。事實上,當你丟掉了內容,傳統媒體也要拋棄你。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