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宋美齡晚年為何不回臺灣:28年來漂泊于臺美之間

2014年09月17日 15:20:49  來源:人民網
字號:    

  原標題:宋美齡晚年為何不回臺灣:28年來漂泊于臺美之間

宋美齡晚年為何不回臺灣:28年來漂泊于臺美之間

  晚年宋美齡 網路圖

  1991年9月21日,94歲的宋美齡再度離開臺灣去美國“長期休養”。其實,她是不願意離開臺灣的,她常説:“這是我的國家,我為什麼不能長住。”那麼,原因何在呢?

  作為蔣介石的夫人,宋美齡在人們心中始終是一個傳奇人物。她跨越了三個世紀,經歷了百年中國政治變遷,對近現代內政外交産生了重要影響。蔣介石去世後,她淡出臺灣政壇,客居紐約,晚年仍關注臺灣政局。本文介紹了她28年來漂泊于臺美之間的生活。

  客居紐約十一載,心繫臺北

  蔣介石于1975年4月5日在臺北病逝。按宋美齡自己的説法,“是自己一生最傷痛之事”。此後,宋美齡就在臺北、紐約兩地漂泊。

  蔣介石剛一去世,孔祥熙的長子孔令侃就匆匆從美國趕回臺灣,打算與“夫人派”官員一起擁立宋美齡繼任國民黨總裁,但遭到國民黨中央秘書長張寶樹的強烈反對。4月28日,即蔣介石死後23天,國民黨全體中央委員舉行臨時會議,修改黨章,規定國民黨最高領導人的稱謂改為“主席”,黨總裁的名義永遠為蔣介石保留,他人不得再用。會議推舉蔣經國擔任國民黨主席兼中常委會主席。宋美齡的地位頓時變得尷尬起來。雖然宋美齡在對美“外交”上仍然説了算,但其政治權力已逐漸削弱。

  蔣介石去世後,宋孤獨地居住在士林官邸半年之後,1975年9月,她決意到第二故鄉美國療養隱居,以散失去丈夫之悲痛和權力鬥爭的不快。這一去為時長達11年之久。

  宋美齡在美國的寓所位於紐約長島北岸的蝗蟲谷,面積有37英畝,主建築有三棟,住所距紐約大約有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這裡風光秀麗,景色宜人。

  宋美齡在這裡的生活十分恬淡,充滿閒情逸致,主要是讀書看報,畫畫或練書法,每週在固定時間去教堂做禮拜,偶爾接見來自臺灣的訪問團或美國友人,極少公開露面。

  在這前後,她的親戚、手足紛紛離她而去,先是1967年8月,姐夫孔祥熙病逝,接著是1969年2月,宋子安因腦溢血病逝。1971年4月,宋子文在赴宴進食因魚骨嗆入氣管導致心力衰竭不幸猝死。1973年10月,大姐宋靄齡在紐約病逝,1981年5月,在北京的二姐宋慶齡病逝,宋美齡沒能與親姐姐見上最後一面。

  親人相繼離去使她倍感悲痛和孤寂。不過,總是有親屬來探望,如兒子蔣緯國、外甥女孔令偉、外甥孔令傑、孫子蔣孝勇等。特別是住在舊金山的孫女、蔣經國之女蔣孝章常來紐約看望她,多少排遣了一些孤寂,享受到了天倫之樂。

  在寓居美國期間,宋美齡對海峽兩岸形勢的關注不減當年,與臺灣有關人士保持密切的聯繫。她在臺灣政治運作中的影響力沒有完全中斷。

  1976年4月,為了追念蔣介石逝世一週年,宋美齡乘專機返回臺北參加了追思禮,之後再度返美。1978年5月,蔣經國正式接任“總統”,宋美齡以惟恐睹物傷情為由,沒有回臺參加蔣經國就職典禮。

  客居美國11年後,1986年,宋美齡以參加蔣介石百年冥壽紀念活動的名義返回臺灣,重新住進士林官邸,這一住又是5年。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