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説説過年那些事 古人過年也時髦 放假春運看春晚

2014年08月14日 09:54:28  來源:新華資料
字號:    

  核心提示:可以説,春節在古代,就是老少一起狂歡的日子。用清代詩人黃景仁的話説,春節可謂是“千家笑語漏遲遲”。眼下年關將至,我們卻發現,年味一年比一年淡,在快節奏高壓力的生活中,人們已經倦怠于去享受快樂。回想古人,他們雖然沒有高科技,可每年的春節卻過得非常熱鬧,有些習俗我們至今延續,有些已經退出了歷史舞臺,但不得不承認,古人這年過得其實也很時髦。

  古代“春運”發生在春節後

  每逢過年,是工作一年的人們最開心的時刻,終於可以放假了。我們現在每年的五一、十一、元旦、春節等都會放假,古代也是這樣,每一年,都有固定的時間放假,而且很多時候是七天假。

  唐代法律規定,每一年的元日、冬至、清明三個節日都要放假七天。元日也就是正月一日,相當於我們現在的春節。但如果你認為古代官員正月只放七天假,那就錯了,人家除了元日的假外,還有人日(正月七日)給假一天,上元節(正月十五元宵節)給假一天,晦日(正月三十)給假一天。這麼算下來,整個正月裏,唐代的官員們大可以在家裏歇著了。要是碰上皇帝、皇后、太后啥的恰好在臘月、正月過個生日、生個兒子啥的,普天同慶下,假期又能多幾天。不過如果趕上不幸,皇帝、太后在正月、臘月裏薨逝,那麼這個年老百姓就沒法過了,更不要説那些官員了。

  到了宋代,休假制度更加完善了,官員們的幸福指數蹭蹭往上升。宋代實行文官制度,冗員現象非常明顯,所以放假一多,全國眾多官員就可勁兒地休息了。春節法定的休假天數依然是七天,人日給假一天,元宵節放假三天。到了宋真宗時期,真宗老人家覺得休息得不過癮,又添了點兒節日,正月三日為天慶節,放假五天,正月四日為開基節,放假一天。其實很多節日假期都重復了,不過放假天數還是相當可觀的。正如我們現在過年過節有時也要加班一樣,宋代規定,人日官員們還得工作,不能“休務”。至於加班費,鋻於古代官員的工資很多都是年薪制,加班費無從算起,不過每逢過年,皇帝也有賞賜。

  我們現在一到春節,春運就成了大事,古代人雖然沒有火車,可他們一樣也得坐著馬車、走著路、騎著驢兒回家過年、走親訪友,這其實也是一場小規模的春運。

  那時候交通工具不發達,人們出行很辛苦。為了趁天黑趕到目的地,古人往往要起個大早。女子也一般在正月初二回到娘家與娘家人吃一頓團圓飯。這時候,交通工具就五花八門了,有錢的坐車、沒錢的走路。《紅樓夢》中,涉及到春節的就有兩處,其中一處為元春正月十五回家省親,一處為賈家在一起熱熱鬧鬧過春節。其中元春省親是個特例,清代的春節習俗主要在賈家過年兩回裏體現出來。其中説道:“王夫人與鳳姐天天忙著請人吃年酒,那邊廳上院內皆是戲酒,親友絡繹不絕,一連忙了七八日才完了。”古代家族龐大,互相牽扯的很多,因此過年為了禮節週全,總要都走一遭,即便是平時很生疏的,也會在過年時互相來往。

  相比于我們現在的大規模春運“遷徙”,古代的“春運”發生在春節後幾天,而且“春運”距離很短。詳細>>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