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組圖:北京曲劇“京腔京韻”傾倒臺北觀眾

2014年08月14日 09:58:47  來源:中國廣播網
字號:    

  北京曲劇“京腔京韻”(中廣網發胡福財攝)

  中廣網北京5月20日消息(記者李文蕊通訊員胡福財)作為“2013兩岸城市文化互訪系列——北京周活動”的重要戲碼,北京市曲劇團的演出為臺灣觀眾帶去了地道的京韻京腔。北京曲劇《正紅旗下》、《駱駝祥子》等劇目讓臺北市中山堂1000多個座位座無虛席,熱情、文明、懂欣賞的臺灣觀眾用他們持續不斷又恰到好處的掌聲送給北京市曲劇團年輕的演員們。有意思的是,臺北觀眾不僅捧場,還給北京曲劇做了別出心裁的定位解讀——“京味兒音樂劇”。

  聽著新鮮舞臺上滿場純正“京片子”

  北京曲劇《正紅旗下》根據老舍自傳體同名小説和李龍雲的同名話劇改編,講述了1899年冬天老舍降生前後,八旗子弟們的悲慘際遇。舞臺上沒有衚同和大院,但一句句簡單的對白,就能把觀眾帶到那個年代的老北京。比如吃不飽肚子卻堅持花錢玩鴿子的大姐夫,誇耀著自己養鴿子的心得,“墨環是短嘴兒,金眼鳳頭為上,紫腱要色如紅銅錚錚閃光,黑烏頭善翱翔骨骼健壯……”老北京旗人的生活圖景,由此一點點鋪展開來。

  劇裏人物不論男女,都是一口純正的“京片子”,這讓臺北觀眾聽著很新鮮。觀眾邵女士説:“臺灣人説話柔和,北京人説話幽默,幽默裏還有很尖刻的嘲諷。”臺灣地區的廣藝基金會承辦了此次北京曲劇團的演出,基金會副執行長徐昭宇常駐北京已有多年,《正紅旗下》是他看的第三部北京曲劇。當天,他看完《正紅旗下》後説:“北京曲劇是北京地方戲,演員還沒張口,就聽那聲單弦,你就知道這是在説北京。”

  看著真實寫意國畫展示老北京圖景

  此次,北京市曲劇團奉上的《駱駝祥子》是修改後的“升級版”,對舞臺布景和燈光也都做了很多改變。導演張樹勇説,布景是點明環境、渲染氛圍的重要手段,但不能奪戲,不能妨礙演員的表演。他對該劇布景的設計要求是“簡潔、豐富”。這兩個詞聽起來很矛盾,但在該劇中呈現出的布景,的確是簡潔而又豐富。

  該劇除了劉四爺過壽、祥子和虎妞剛結婚後在租住的新房裏等場次,舞臺上有簡單的景物,大多數場次的主景是由兩部分組成,其中始終不變的、置於舞臺兩側的是一邊兩垛青磚老城墻,凸顯出古城的風韻;另一部分是根據劇情不斷變換投影影像的天幕,前門樓子、臭河溝、老北京街景、破爛的貧民區……都是黑白寫意的圖畫,黑墨多用的很淡,整個背景始終是灰乎乎的,很符合那個時代破敗老北京的色調。張樹勇説,寫意的布景和戲曲寫意的表演更為融洽,有虛有實,虛實相生,要給人一種退色殘破了的老照片的感覺,與四堵老城墻形成了強烈的虛實對照。

  至於燈光,直到赴臺灣前的兩次綵排中,張樹勇還在細摳。該劇的燈光沒有華麗、炫目、震撼的,卻很恰當地渲染了氛圍,分割了場次。這種用燈光來分割場次、更換場景的“簡陋”方式,意外地讓觀眾看戲時沒有了斷裂感,來不及“齣戲”,後面的情節就又接上了。

  觀眾感悟戲裏小人物臺灣現在也有

  這些年,臺北觀眾對老舍和他的作品了解得越來越多。正在讀研究生的李小姐剛剛讀完小説《駱駝祥子》,之前她還讀過《我這一輩子》。老舍作品留給小李的印像是“很悲傷的故事裏,時時透出自嘲的勇氣、智慧和幽默”。

  《正紅旗下》故事很悲愴,但全劇洋溢著的老舍式幽默,讓觀眾不時笑出聲來。劇裏老捨得姑媽和老舍大姐的婆婆,兩個“惡女人”碰到一起總能鬧出笑話。老北京人講究禮數,這兩位也不能免俗,但她倆都是上身直挺挺地,很費力地把腿彎一下就算請安,滑稽的“請安”動作在全劇中出現了兩次,每次都引得臺下笑聲一片。

  “再敢追到家裏要錢,往後再不到他那兒賒東西,看他生意怎麼做!”“以前我以為洋人都在西邊,我看《五虎征西》,誰承想洋人打東邊兒來,我就看《薛仁貴征東》!”這些都是《正紅旗下》裏的“段子”,欠債和打仗的事兒都很嚴峻,但經劇裏人物説出來,一切都跟鬧著玩似的。

  “看簡介覺得這齣戲苦大仇深,沒想到自己會笑這麼多次。”小李説,她第一次在戲劇舞臺上看到老捨得作品,第一次體會到了老舍在表達喜怒哀樂方面的“特立獨行”:“時代變化很快,但很多東西千古都不改變,老舍先生筆下一百年前的小人物小故事,在現在的臺灣也都是存在著的,觀眾都可以找到某一部分的投射。”廣藝基金會行銷部經理楊佩芬説。

  觀眾王先生告訴記者,“我們聚集在這樣一個千人禮堂,為那樣精彩的表演,歡呼、鼓掌……回到宿舍裏,看著外面漆黑的夜,我突然在想,那些像祥子一般的農民工,又是否還在寒風中穿梭,為了生計,他們在執著地堅持著什麼……他們也有尊嚴,他們只是想好好地活著,因為他們像小福子一樣,不僅僅是一個人,背負著的,是好幾條生命。”

  全新定位觀眾稱讚“京味音樂劇”

  相對於每年固定到臺演出的京劇、崑曲等傳統劇種,北京曲劇對於臺灣觀眾來説算是小劇種,但《正紅旗下》在中山堂的成功演出,讓該劇在臺灣地區的演出前景看上去很樂觀。售票人員説,中山堂為北京曲劇準備了1000多個座位,第一場戲還沒開演,四場戲超過七成的票就已經賣出去了。

  在推廣這部劇的時候,演出承辦方曾給臺北觀眾拋出“當代北京的音樂劇”的概念。“我看了北京曲劇團提供的錄影之後,發現它看上去蠻像音樂劇,聊著聊著就會唱出來,而且不用唱特定的曲牌。”研究生小李也説,北京曲劇更像是“京味兒音樂劇”。

  據悉,北京曲劇《駱駝祥子》還將於5月23日至31日在北京天橋劇場連演9場。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