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國臺辦副主任解讀政府工作報告涉臺內容

2014年08月14日 09:59:5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3月5日電 (記者 劉舒淩)全國政協委員、國務院臺灣事務辦公室副主任葉克冬5日在全國政協會議分組會上發言指出,政府工作報告有關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四個基礎的表述,表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是一個系統工程。

  “如果將它比喻成蓋房子,政治相當於屋頂,經濟是地基,文化是框架,社會是其容積、規模;缺一就不能完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框架結構。”

  在分組會討論中,葉克冬説,當天溫家寶總理所作政府工作報告有關對臺工作部分言簡意賅,它也是政府工作報告中獲得掌聲最熱烈的一部分。

  “2008年兩岸關係實現了重大轉折,這也正是上一屆政府剛開始工作的時候。經過2008年以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成功實踐,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從開創期進入了一個鞏固深化新階段”,他説。

  葉克冬指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既是推進兩岸關係健康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同時也是具體的社會實踐。

  關於四個基礎,葉克冬具體談到,經濟方面,兩岸商簽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構建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經濟基礎並且在繼續推進。政治方面,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本前提就是“九二共識”,這樣一個政治基礎還要繼續往前推進。文化方面,兩岸各界已就推動兩岸文化、教育合作協議的商簽達成基本共識。社會方面,要使得兩岸同胞特別是臺灣同胞能夠認同、擁護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直至實現國家的和平統一,這需要一個過程。近年,由於兩岸關係往前推進,臺灣同胞對兩岸關係的現狀與前景的認識也有了可喜的變化。

  他提到,最近臺灣專業機構進行的一次民調顯示,61%的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向前推進,兩岸同胞感情會更加融洽,兩岸一家人的思想基礎也會更加牢固。”

  就政府工作報告“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的表述,葉克冬指出,這句話指明瞭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國家統一之間的辯證邏輯關係。

  “國家不統一,就談不上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只有推動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硬實力、軟實力都取得長足發展,我們才能更好地推動國家統一大業的完成。”(完)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