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海峽兩岸交流基地”福建永定上演臺式大戲

2014年08月14日 10:01:10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圖為臺灣新九天民俗創藝團在永定客家博覽園客家民俗演藝中心上演“敲打”音樂會。 劉永良 攝

  “海峽兩岸的朋友為了藝術為了愛,感覺自然就近了,我期許大家共同來把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繁榮。”在第五屆福建藝術節臺北藝術家合唱團合唱專場音樂會上,來自臺北藝術家合唱團團長郭孟雍如是説。

  踏著節拍敲響木鼓,鼓聲陣陣,氣氛激昂……這是第五屆福建藝術節上臺灣表演團帶來的一幕。16日晚,來自臺灣的新九天民俗創藝團在永定客家博覽園客家民俗演藝中心上演了一場“敲打”音樂會,充滿島內高山族激情的陣頭表演征服了觀眾。

  “能夠參加第五屆福建藝術節演出,是我們的福氣。通過音樂音符的流動,大家的氣息是相通的。”新九天民俗創藝團團長許玉宜表示,“我們希望今後能有更多的機會來大陸演出,把更多屬於臺灣民俗文化特色的東西帶到大陸,推動兩岸民俗文化進一步交流。”

  著名的“土樓之鄉”福建永定擁有豐富的對臺客家人文資源。據了解,永定直接遷臺人員的後裔約有25萬,經第三地再遷臺的永定籍裔孫有近30萬,其中不乏政界、商界和科技文化界名流。在今年6月舉行的第四屆海峽論壇上,包括永定客家博覽園、福建土樓永定景區、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祖籍地永定縣下洋鎮思賢村等多個點組成的永定客家文化園正式成為“海峽兩岸交流基地”。

  近年來,永定縣針對“慎終追遠、敬祖睦宗”的客家文化特質,以各種形式推動客家文化入島交流。以反映土樓風情、展現客家文化內涵為主題的大型原生態客家風情歌舞集《土樓神韻》在臺演出成功,引起臺灣客家鄉親的廣泛共鳴。同時,永定縣在臺北舉辦“永定客家土樓攝影展”,展示客家土樓建築藝術和民情風俗。組織“客家民俗交流團”等赴臺交流,擴大客家土樓、客家文化在臺灣的影響力。

  此外,永定縣也積極邀請臺灣文化藝術團體來永定交流。縣裏依託“兩岸客家文化研究院”,定期舉辦專業性、高層次的“永定客家論壇”。舉辦了海峽客家旅遊歡樂節、福建土樓文化節、永臺婦女客家山歌賽等活動。

  是次,以展示兩岸文化藝術成果、搭建兩岸文化交流平臺的第五屆福建藝術節,又吸引了臺北藝術家合唱團和臺灣新九天民俗創藝團在永定舉行專場演出。

  15日,第五屆福建藝術節在永定客家博覽園客家民俗演藝中心舉行臺北藝術家合唱團的合唱專場音樂會。這是“海峽兩岸交流基地”永定客家博覽園迎來的首場演出。當晚,在合唱專場音樂會高潮時,同臺上的藝術家們齊聲唱起了《夜來香》。

  值得注意的是,在音樂會演出過程中,合唱團演唱的曲目除了表現臺灣本土文化的《橄欖樹》、《夜來香》、《永遠的微笑》等,還表演了《愛拼才會贏》、《客家本色》、《亻厓 》等閩南、客家歌謠。這些永定客家民眾耳熟能詳的歌曲,在臺灣同胞的激情演繹下,珠聯壁合,聲情並茂,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充滿了海峽兩岸同胞的骨肉深情。

  “兩岸音樂文化非常交融。”永定縣原文聯主席賴永生如是説。

  “我覺得這是一個互動,借音樂、文化來接近海峽兩岸四地彼此之間的感覺。”臺北藝術家合唱團團長郭孟雍對記者表示,“如果海峽兩岸的朋友大家都是為了藝術為了愛,感覺自然就近了,我期許大家共同來把中華民族的音樂文化繁榮。” (劉永良)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