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臺灣青年音樂人在北京發佈公益專輯紀念九一八

2014年08月04日 11:21:1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圖為張穆庭在發佈會上演唱《最後關頭》。路梅 攝

  圖為抗戰紀念館辦公室主任要秋霞(左)專程來到位於北京臺灣會館的專輯發佈會上,向臺灣地區唯一的獲獎者張穆庭頒獎。路梅 攝

  臺灣青年音樂人張穆庭公益數字專輯《七月七日》18日在北京發佈,紀念“九一八”事變81週年,以期促進兩岸和平發展、幫助兩岸慰安婦安享晚年。

  該專輯共收錄張穆庭的原創音樂作品18首,包括抗戰三部曲:《1937南京大屠殺紀念單曲》、《全球慰安婦主題曲——殤》和《尋找:下一個宋美齡》,《1947二二八事件紀念單曲》等。

  出生於1979年的張穆庭,3歲起學習鋼琴,從臺灣大學音樂學研究所畢業後,逐漸走上獨立音樂、個人創作的道路。2001年,在中國文化大學就讀本科的張穆庭參加“中華文化研習營”,第一次來到大陸參訪。故宮、長城,當這些原本只能在教科書上讀到的古跡真實展現在眼前,張穆庭被深深地震撼和感動了。

  “這段旅程大大激發了我創作的靈感,回臺灣後,創作了一系列關於歷史和古典文學的音樂作品,並開始獲得各種校內獎項,其中第一首就是《長城》,也收進了《七月七日》專輯。”身著黑色中山裝的張穆庭告訴中新社記者,《1937南京大屠殺紀念單曲》最初的靈感,亦來自於在北京衚同裏偶遇的南京大屠殺倖存老人的一段辛酸往事。

  2005年,張穆庭自費製作發行《1937南京大屠殺紀念單曲》,在大陸獲得熱烈反響,網路下載達1.5億次,大大超乎預期。他説,“自此我便認定了從音樂入手推動兩岸文化交流這條路,堅持一路走到今天。音樂發軔,通過抗戰尋找兩岸最大公約數,求同存異,兩岸和平,這就是我最大的心願。”

  專輯中的《最後關頭》還獲得“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建館25週年全球館歌徵集活動”優秀獎。抗戰紀念館辦公室主任要秋霞專程來到位於北京臺灣會館的專輯發佈會上,向臺灣地區唯一的獲獎者張穆庭頒獎。

  據了解,公益數字專輯《七月七日》還可以在中國移動下載歌曲和彩鈴,扣除成本後的銷售盈餘,將捐贈給臺北市婦女救援基金會、中國慰安婦問題研究中心,以幫助兩岸慰安婦安享晚年。 (記者 路梅)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