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情係齊魯”兩岸文化界人士雨中祭孔(圖)

2014年08月04日 11:23:35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司儀宣佈祭孔儀式正式開始。(台灣網 芮益芳 攝)

  台灣網7月5日曲阜消息 今天曲阜下著大雨,“情係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參訪團百餘人一早前往孔林祭拜孔子,用中國傳統禮儀祭拜這位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始人。臺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曾永義是孔子77世嫡孫孔德成的學生,由他負責起草了祭文並在儀式現場恭讀,全文如下:

  祭至聖先師孔子文

  曾永義草擬

  維西元2012年7月吉日吉時情係齊魯臺灣訪問團團長林聖芬、聖裔孔繁灼 率全體團員謹以香茗素果鮮花之儀致祭于至聖先師孔子之神前,曰:

  于皇至聖,誕生闕里;時惟魯襄,尼丘現異。年十有七,知書講禮;圩頂長身,相貌孔儀;大夫孟厘,已見達機。三十有四,問學老氏;適周返魯,士夫為師。聞韶三月,肉味不知。齊景問政,舉國稱之。晏嬰進讒,避禍去齊。行年五十,三桓用事;季氏陽虎,胡作逆施。進退知時,修訂書詩;弟子彌眾,遐邇賓士。定公賞識,中都為治;司空司寇,悠哉任職。夾谷好會,齊景驚頹;君子夷狄,正道揚威;獲謝失地,魯定有輝。公山不狃,逞兵叛費;乃命須頎,掃除逋穢。五十有六,與聞國政;少卯悖逆,戮以典刑。道不拾遺,四方來歸。齊人致賄,女樂成隊;荒怠難為,慨然適衛。匡魋兩厄,禍終莫作;天佑斯文,後生有德。經魯過鄭,來往衛陳;淒淒轂軫,僕僕風塵;纍纍若喪,問津何人;既非匏瓠,焉能不食。擊磬硁硁,衛靈蔑視;臨河不濟,趙簡誅士。年六十矣,逡巡葉蔡;渺茫天下,誰從與來。楚使有聘,陳蔡慌殆;發徒圍野,弦歌不衰。鳥能擇木,木焉擇鳥;周曆列國,遭忌國寶;十四寒暑,歸魯已老。魯哀季康,為政怠荒;叔孫獲麟,實示不詳。嘆而歌泣:泰山其頹,梁木其摧,哲人其萎;旻天不吊,古稀終考。

  嗚呼蒼冥,降此至聖。值周傾圮,禮樂崩廢;人心惟危,道心惟微。刪詩正樂,雅頌得歸;修成六藝,王道得備;春秋大義,筆削幽邃。弟子三千,斐然成章;博文約禮,忠恕為常;仁愛持敬,克己是綱;不厭不倦,挹芬攫芳。騏驥獨步,萬馬敢先;仰之彌高,鑽之彌堅。高山景行,播之百姓。學者為師,帝王宗之;韆鞦萬世,永以為式。

  神其來兮煌煌,伏惟兮尚饗。

  兩岸文化界人士雨中祭拜孔子聖人。(台灣網 芮益芳 攝)

  “情係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臺灣嘉賓團顧問、臺灣世新大學講座教授曾永義現場恭讀祭文。(台灣網 芮益芳 攝)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