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組圖:情係《封禪大典》 在這裡重遇泰山歷史

2014年08月04日 11:23:3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書同文,車同軌,秦始皇一統中國。(台灣網 芮益芳攝)

  台灣網7月3日泰安消息 古代帝王喜説“神權天授”,而封禪是帝王用來表示自己與天溝通的方式。這一古老禮儀可追溯至春秋戰國時期,是泰山獨有的歷史文化。3日晚,“情係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參訪團觀賞了大型實景演出《中華泰山封禪大典》。

  硝煙四起,秦吞併六國統一中國;儒風雅樂,漢朝獨尊儒術,罷黜百家;璀璨奪目,唐朝盛極一時;文人騷客名留青史,宋朝文化高度繁榮;清朝八旗軍入關,所向披靡,大明王朝覆滅.....置身在泰山東麓的天燭峰腳下,舞臺周圍三面環山,樹影憧憧,月明星稀,與自然景色融為一體。臺上氣勢恢宏,錦衣華服更疊不止,烈馬戰車穿流不息,彷彿斗轉星移之中歷史再現,觀眾伴隨舞者一起穿越,到五個王朝的長河中去親身走了一遭。

  泰山為黃河下游地區第一高山,被百姓和封建統治者認為是可以通天的“神山”。古代帝王為了加強自己的統治地位,往往借助泰山的威嚴氣勢和神聖形象來完成祭天儀式,宣揚“受命于天”的統治理念。所以封禪文化是泰山最重要的歷史文化現象,其顯赫名氣也正是源於此。

  多達500名的舞蹈演員,長達80分鐘的實景演出,在高科技燈光、音響、舞臺的配合下,演出了一部美輪美奐的泰山封禪的五朝“紀錄片”,既是一場大氣磅薄的視覺盛宴,又是一部梳理泰山歷代封禪文化的史詩巨作,中華文化的精粹和博大盡收眼底,讓兩岸文化界嘉賓産生同根同源的共鳴,拉近了心靈上和感情上的距離,寓教于樂乃奇思妙想所在。

  來自臺灣的著名書法家陳志聲先生演出結束後對記者表示,演出設計和表現都很不錯,這樣一種形式的演出實際是文化創新,把自然實景和觀光旅遊相結合進行行銷。同時,作為一部歷史劇,也承擔了發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功能,宣傳了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蘊。4日,“情係齊魯——兩岸文化聯誼行”參訪團將登上泰山“一覽眾山小”,陳志聲表示,在看完《封禪大典》之後,帶著對“五嶽之尊”文化背景故事的了解去登山,將更有趣味。“景色依舊,人事已非,在這裡我們與歷史重遇,希望也能將優秀的中華文化薪火相傳,世代不息。”(台灣網記者芮益芳)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