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兩岸故宮聯手推展中外珠寶珍品亮相臺北

2014年08月04日 11:24:1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6月4日,“皇家風尚─清代宮廷與西方貴族珠寶”特展開箱記者會在臺北舉行,來自瀋陽故宮的“透雕雙喜翡翠墜”搶先亮相。此佩墜為清朝末代皇帝溥儀大婚時,皇后婉容佩戴之物。佩墜由碧綠的整翠雕刻而成,總體呈長方形,透雕一個“雙喜”漢字。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6月4日,由臺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及卡地亞典藏共同舉辦的“皇家風尚─清代宮廷與西方貴族珠寶”特展開箱記者會在臺北舉行。圖為卡地亞典藏1910年為比利時伊麗莎白女皇特製的“卷軸式頭冠”,以漩渦形裝飾和皇家桂冠為主題,款式更女性化、輕盈。中新社發 董會峰 攝  

  中新社臺北6月7日電 (記者 杜燕 董會峰)中國清朝末代皇后大婚飾品、英國溫莎公爵夫人收藏的胸針、鼻煙壺式樣的香水瓶……475組件珍貴珠寶展品7日在臺北故宮亮相,重現中國清代宮廷與近代西方貴族的珠寶風華。

  由臺北故宮博物院、瀋陽故宮博物院及卡地亞典藏所共同舉辦的“皇家風尚─清代宮廷與西方貴族珠寶”特展7日開幕,延續3個月。

  臺北故宮博物院院長周功鑫在致辭時表示,籌備4年的特展共展出中外珠寶465組件,其中臺北故宮174組件、瀋陽故宮69組件清朝末代皇帝溥儀與皇后婉容相關的珠寶收藏,以及232組件歐洲貴族與名流所佩戴過的珠寶首飾。

  特展現場,除了婉容大婚時佩戴的“透雕雙喜翡翠墜”及其御用“珍珠鳳凰髮簪”受關注,最引人矚目的當屬“皇貴妃夏朝冠”,青絨斜頂的圓冠外,覆以紅色絲緯,高聳的冠頂由3層金鳳組成,每一層之間以東珠間隔。

  據工作人員介紹,與歷代后妃朝冠不同的是,東珠是清代特有的用材,在紅色與金色主調映襯下,展現了皇家的莊重與華麗。

  在耳朵上穿3個洞是21世紀當下的時尚?展覽中,清代小小的耳飾説“不”。工作人員稱,這是數百年前清朝皇家的禮制與風尚,因為乾隆皇帝曾説“旗婦一耳戴三鉗,原係滿洲舊風,斷不可改飾”。

  20世紀英國溫莎公爵夫人佩戴過的飾品“火鶴胸針”、“美洲豹夾式胸針”;失而復得的“1902年卷軸式冠冕”,以及超過一千克拉的鑽石項鍊,展出的歐洲珠寶均顯示君王諸侯與后妃們的財富與權勢。

  卡地亞典藏文化傳承總監Mr. Pierrezai表示,本次特展中,最可貴的是可以看到歐洲精湛的珠寶製品中颳起的“中國風”。

  記者在現場看到,龍紋、鳳紋、中國花鳥等在歐洲貴族的化粧盒、胸針等設計上隨處可見;道家象徵陰陽的太極圖,也成為鑽石首飾的靈感源泉;還有設計師比照中國鼻煙壺設計香水瓶,別具一格。

  瀋陽故宮博物院副院長楊小東表示,在中國清代宮廷與近代西方貴族的珠寶比較中,觀眾可了解東西文化的差異、看到文化的多樣性以及豐富性。而兩岸故宮聯手辦展覽,就是希望將中國文化傳統之美推向世界。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