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商家花幾億打造 “廢墟建築”走紅成“臺中必遊”

2014年08月04日 11:24:22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臺中窄舊的彩虹眷村,卻吸引新人來拍照。圖片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時下的臺灣,不僅老建築老而彌紅,就連屋頂都沒有的“廢墟建築”也受人青睞,一路走紅,甚至帶動了整個街區的地價與發展。

  臺中市火車站附近原本凋零的老街區,近日成為年輕人追捧的時尚之地,起因是建造于1927年的一棟廢墟老屋被整修為“潮店”,一夕暴紅。很多人按圖索驥而來,50米的老舊騎樓下,老有人排著長隊等著買一份珍珠奶茶或者冰淇淋,大門裏的生意更火,消費者來這裡不在意吃什麼買什麼,就是要感受走進時光隧道的氛圍。

  這棟老屋原是日本殖民統治期間建造的“宮原眼科”診所,後來改為臺中衛生院,其後又成為印刷廠,終因年代太久被廢棄。老鄰居説:“幾個月前這裡還是一片廢墟,破爛到屋頂都沒有,就是斷垣殘壁。去年底開始敲敲打打,大家還不以為意,後來施工圍籬一拆除,真的眼睛一亮!”

  “廢墟建築”保留了一切“廢物”,騎樓、外墻、窗框,連殘磚和木頭都再利用,它們的殘破斑駁傳達出歷史感。推開厚重的大門,踩著舊地磚,欣賞無處不在的舊物新創意,這裡已經是臺中最優雅時髦的餐廳和休閒區。有人專程到此吃飯,或在騎樓下喝一杯茶,或者在仍然寫著“臺中衛生院”的舊墻下拍一張照片。

  點子就是銀子,大家都説買這棟“廢墟建築”的日出集團賺翻了,集團董事長説:“打造這個建築花了好幾億(新台幣),比新蓋還花錢。”但這筆錢絕對是成功的投資,不僅商家賺了,而且帶動了這個老舊社區的消費人氣,連其餘的老房子和地價都跟著紅了。有一些商家慕名參觀過老屋餐廳後,馬上到附近去找閒置的老屋,當場打電話給房屋仲介:“這棟房子多少錢?”

  “廢墟老屋”成為臺中市的新地標,網友把它推薦為“臺中必遊”。臺中市文化局長葉樹姍説:“這是舊建築激蕩新創意,宛如老臺中開出的時尚花朵。”

  此前臺中還有一個老舊的眷村,因為巷子內涂滿陽光童趣的畫作而聞名,被遊客叫作“彩虹眷村”,很多遊客專程到此一遊。窄小的巷子,低矮的房舍,曬著衣褲的小院,讓每一個人都想到了童年的生活,而那些涂在磚墻、水泥地、鐵門上的五彩畫作,更是令人莞爾。這些畫作都是出自一位70多歲的老伯伯之手,他身居陋巷,心裏卻灑滿陽光和花朵,讓都市人感受到一份久違的祥和。

  此外,臺北的大稻埕、剝皮寮老街,也都因為用新手段呈現舊建築而成為熱點。文化創意已不僅限于産品,而擴大到整個街巷和社區,這是舊城改造中最高明的一筆。(本報特約記者 邰文欣)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