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臺灣上演現實版《心術》 醫患糾紛話題受關注

2014年08月04日 11:24:2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近來在臺灣,有關醫生的話題接二連三,成為島內社會討論的一大熱點。從外科醫生的流失,到兒科、婦産科醫生的稀缺,種種現象透露了醫患糾紛、醫生壓力、醫療資源分配等深層課題,與大陸熱播電視劇《心術》所關注的問題有很大交集。

  近日,臺北臺大醫院外科總住院醫師洪浩雲宣佈放棄外科醫生改當醫學美容診所的醫師,並在網路上連發10篇文章,直言自己選擇“救醜不救命”的心路歷程。臺大醫院被認為是臺灣最優質的大醫院,洪浩雲在臺大醫院外科接受過完整的專業訓練,因此這個典型案例震動了臺灣社會。

  臺灣醫界認為,洪浩雲的個案是臺灣醫患糾紛增多、醫生工作強度大、醫保制度不完善等多重因素疊加導致的結果。如果臺灣的醫療環境不能改變,恐將引發多米諾骨牌效應。

  在網文中,洪浩雲坦陳了臺灣外科醫生的種種壓力,主要包括醫療糾紛多、收入偏低,工作負荷大等。他因此感到“心灰意冷”,只能選擇放棄外科醫生的理想。

  洪浩雲説,外科醫師的工作時間和報酬不成正比,他擔任住院醫師期間,平均每週工作超過100小時,而未來他工作的美容診所一週只要工作45小時,月薪卻是過去的3倍。

  不過,最讓洪浩雲感到無力承受的,是日益緊張的醫患關係和困擾不已的醫療糾紛。他説,當初選擇外科是為了救人,這種使命感支援他“站在手術臺上11個小時,不吃不喝不尿地手術”。外科醫師擁有救人性命的能力,相比這種成就感,“醫美診所那點薪水算什麼”。但現實中,醫患矛盾和越來越多醫療糾紛帶來的高風險讓他最終決定退出。

  “我真的累了!為了太太和2歲的兒子,我決定選擇另外一條路。”洪浩雲説。

  與大陸的相關情況類似,臺灣醫院暴力事件近年來備受關切。為此,臺灣衛生管理部門出臺規定,要求各縣市衛生局督導醫院,落實出入人員管制、警民連線、配置24小時保安等措施,並設立急診室獨立出入口,將診療區與候診區做明顯區隔。

  據統計,臺衛生管理部門接受司法或檢察機關委託鑒定的醫療糾紛案件2005年為374件,到2011年增至588件,呈現明顯逐年攀升趨勢。其中,外科系統(包括內、外、婦産、兒科)案件合計超過八成五,被以刑事案起訴的也佔到八成。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