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臺灣民間信仰繁雜 山豬、石磨都有人虔誠膜拜

2014年08月04日 11:25:57  來源:中新網
字號:    

  受封為天篷元帥的豬八戒,也是民間膜拜的對象,顯示臺灣民間信仰的多樣性。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4月18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除了媽祖、關公及土地公等大家耳熟能詳的神明外,山豬、石磨、大炮甚至日本軍艦,都有人虔誠膜拜,讓人對臺灣充滿包容性的宗教信仰感到好奇。

  臺灣是個漢民族移居的社會,漢人相信多神,因而造就出多樣化的宗教信仰。臺灣“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常設展,即日起舉的“臺灣漢人民間信仰”特展,讓人一窺臺灣漢人信仰的來龍去脈,進而了解祖先的心靈寄託。

  民族所表示,漢人信仰的神明中,除了人可以成神,草木鳥獸、山川藪澤及日月星辰,都可能被奉祀為神,一般通稱為自然神,以別於人格神。神明的世界和人一樣,也有社會組織結構,各有位階及職掌。臺灣大多數神明分佈在全島各地,例如媽祖和土地公無所不在。

  若以地域區分,玄天上帝大多集中在中部,王爺廟以中南部居多,清水祖師及保儀尊王幾乎都在北部,東部則為瑤池金母發源地,客家聚落則可見三山國王及義民爺的廟宇。

  有趣的是,這次展覽也呈現日本軍艦、山豬、石磨、仙姑、大炮及媚神等一些比較特殊的神明,充分展現臺灣漢人無所不拜的宗教信仰。“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所長黃樹民認為,這個展覽讓大眾更深入先人的信仰世界,也多了解這塊土地。

  另值得一看的是,參與策展的民族所副研究員丁仁傑完整呈現會靈山、法身宗、臺灣禪宗佛教會、佛乘宗及清海無上師世界會等5個主要新興宗教,其中的“法身宗”即為宋七力顯相協會,會靈山則是盧勝彥主持。

  丁仁傑表示,這些新興宗教都是都市化後才興起,遍佈全臺各地,普遍充滿神秘色彩,有些則不乏負面報導,他建議民眾應以正面的態度面對,才能領略其中奧妙。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