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兩岸詩人南京交流創作心得 憂慮詩歌出版日漸式微

2014年08月04日 11:26:23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臺灣詩人方群(本名林于弘)正在朗誦詩歌。吳瞳攝

  中新網南京4月15日電(強薇 吳瞳)15日,來自臺北、南京等地的詩人聚集在南京先鋒書店,在相互交流創作心得的同時,也就詩歌出版、詩歌教育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討論。雖然兩岸詩人在創作題材和手法上有著不小的差異,但對如今詩歌在圖書市場上遭到的冷遇卻同樣心有慼慼,共嘆出版業已視詩歌為“畏途”和“毒藥”。

  臺灣詩人方群是第一次來南京,他説臺北和南京在氣質上十分接近,都是重視文化內涵和精神層面的城市。“我到南京已經第4天了,但感覺就像昨天剛出門一樣。”大概因為這份情感上的親近,兩岸詩人在互動時也多了不少認同。

  “詩歌出版在大陸出版業被視為畏途。”詩人馬鈴薯兄弟還兼著江蘇文藝出版社的副總編這一層身份,對詩歌出版日漸式微的憂慮,使他很想了解詩歌在臺灣的情況。“詩歌在臺灣一樣是‘票房毒藥’!”對馬鈴薯兄弟的苦惱,方群很是理解,他説在臺灣除了席慕容、余光中等著名詩人的作品還有再版的機會,大多數詩集都只有一次出清的機會。

  慶倖的是,臺灣還有很多出版社願意偶爾做一做賠本的買賣,幫助詩人們出書。“像爾雅、九歌這樣的大出版社,每年都會空出2本詩集的預算,準備賠錢。”方群説在詩歌出版方面,還會得到當局的資助,比如出版費用若要2萬塊錢,當局會補助1萬塊錢。

  與臺灣相似,大陸的不少出版社也在賠錢做著詩歌出版。“內地出版社對詩歌出版還是有著情懷的,”雖然已經做好了賠錢的心理準備,但出版人仍祈禱著,“上帝眷顧詩歌,也眷顧出版人,即使賠錢也不要賠太多。”(完)

[責任編輯:段方君]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