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是昂貴的,不是你指尖一按滑鼠就能得到……”這是臺灣著作權保護基金會在電視上反覆播放的版權保護廣告。有一件事印象深刻。臺北野鳥會給記者打來電話,詢問他們的刊物能否轉載我的文章,他們的刊物是愛鳥者內部交流的,並不用於贏利,于法于情我都同意他們轉載,但他們堅持問我是否需要簽什麼文件,其認真的態度是尊重我也是保護自己。
在臺灣,長期以來對於著作權的保護十分重視,智慧財産權保護的觀念已經深入人心,而且相關的措施亦十分到位,但即使這樣,“麻煩”還是層出不窮。
法規嚴密
剽竊會讓人付出昂貴的代價
行政積極
努力讓臺灣退出侵權名單
為提升智慧財産權保護的行政能力,臺灣于1999年在“經濟部”下設智慧財産局,將專利、商標、著作權、積體電路佈局及商業秘密保護等業務集中運作,提升審查品質與效能,加強産權保護。
令記者印象深刻的是,智慧財産局還定期舉行記者會,向臺灣的境內外媒體通報工作情況,通過媒體向社會傳播保護智慧財産權的概念,並樹立臺灣的良好形象。記者去年在臺灣採訪期間,參加了一場這樣的記者會,主題是兩岸合作保護智慧財産權,局長王美花親自到會回答記者的問題,工作人員當場提供給記者所要的文字資料。
大概就是這樣的努力,美國貿易代表署已將臺灣從侵權“優先觀察名單”降為“一般觀察名單”。
[責任編輯:段方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