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圖片

臺灣最知名紙雕藝術家:藝術源自失敗的初戀(圖)

2017年06月13日 14:48:41  來源:中新網
字號:    

紙雕藝術家洪新富的紙雕作品。圖片來源:臺灣《聯合報》

  中新網4月1日電 據臺灣《聯合報》報道,臺北紙藝達人洪新富與立體書的相遇,開始於一段沒有結果的愛情。17歲時,為了給心儀的女孩“驚喜”,花1個月時間作出立體卡片,最後雖未獲青睞,他卻與立體書“愛情長跑”20餘年,成為島內最知名的紙雕藝術家。

  “立體書的異想世界”6月16日起將在臺灣歷史博物館展出,洪新富昨天在一場講座中與數十位初中教師分享他的“紙藝情緣”。4歲摺紙、13歲剪紙、17歲作紙雕;洪新富説,初戀受挫,讓他“化小愛為大愛”,在學校當起小老師,因迴響熱烈,從此一頭栽入紙的世界。

  洪新富曾向紙雕前輩翁參隆拜師,19歲時推廣紙藝碰到瓶頸,翁指點他出書,於是有了他的第一本創作《紙雕卡片基礎篇》。日本建築家、紙雕大師茶谷正洋,也是洪新富“練功“的對象,他先模倣茶谷的每件作品,再規定自己每一件要衍生出三件不同的作品。

  “每一頁打開都是驚奇”的插畫家羅伯?薩布達(Robert Sabuda),則是洪新富最推崇的立體書創作大師。薩布達的《綠野仙蹤》,第一頁就跳出巨型龍捲風,運用“打陀螺”的概念,成功塑造“第一眼的感動”;洪新富説,他和許多人一樣,“看到嘴巴都合不起來”。

  洪新富説,立體書可以讓孩子喜歡閱讀,增進親子互動,還能當雕塑作品收藏。喜歡“動手”的他強調,日本從明治維新以來,即規定小學生要學摺紙;韓國也在多年前推動紙藝,連大陸都耗資數百億培育師資。洪新富説,如果孩子的成長經驗裏沒有實務操作,“那是我不敢想像的世界”。

  洪新富亮出自己的立體名片,是他花了9年時間研究出來的,還申請了著作權,也是他行銷個人的最佳利器。雖然一張名片成本可以買瓶養樂多,洪新富認為,1份有效文宣抵得過100份無效文宣,“每個拿過名片的人都不會忘記我”。

[責任編輯:段方君]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