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海寧獨臂快遞哥,零差評
皮膚黝黑、頭發有點自然卷、一張笑臉,在海寧市區工人路一帶,不少市民都認識25歲的萬選蓬。
一大早,他就開始送快遞了。
萬選蓬用手臂和肩膀夾緊手機,右手麻利地在三輪車上翻撿出一個包裹,然後給包裹的主人打去電話……這一係列動作十分連貫,幾乎讓人忽略了他左邊半截袖管是空的。
小夥子先天殘疾左臂短小,他卻是一個快樂的人,從不怨天尤人。有點像許三多。
他要去給一戶6樓的人家送快件,包裹有點大,萬選蓬一只手臂抱著吃力。
讓客戶自己下來拿吧?旁邊有人建議。“沒事。”萬選蓬憨憨地笑,轉身就“飶飶飶”上了樓梯。
因為身體的原因
一開始他只能幹臨時快遞員
萬選蓬老家在雲南昭通,自幼喪父,家境很差,母親一人把兄妹三人拉扯長大,他排行老二。小學沒畢業,他就輟學在家帶妹妹。2010年,萬選蓬19歲,跟著老鄉來海寧打工。
沒文憑、沒一技之長,加上肢體殘疾,四處碰壁後,終于在海寧一家醫院謀得一個保潔員的差事,負責電梯的清潔。
每天,有很多快遞員坐電梯送包裹,一來二去,他就跟這些小哥們熟了。有空的時候,就幫著快遞小哥送送包裹,分文不取。時間久了大家覺得不好意思,會塞給他一點跑腿費,他也不計較多少。
“閒著也是閒著。”萬選篷總是這麼說。
2013年,醫院搬遷,萬選篷不想再幹保潔的工作,“沒什麼技術含量,學不到東西。”
以他的身體條件,肯定沒有哪家公司願意招他做快遞員。不過,在醫院的幾年,他認識了很多快遞員朋友。他用積蓄買了輛電動三輪車,幫一個正式快遞員“打零工”,送一個包裹賺5毛錢。
因為搬貨慢、開車慢,他比其他普通快遞員掙得少多了,除去房租只夠糊口。
“這里的人都很友善
重的東西總有人幫忙抬”
去年,一直讓萬選蓬跟著自己幹的快遞員孫建宏承包了快遞公司海寧網點,成了老板。
“我第一時間就想到了小萬,踏實、肯幹又熱情。”孫建宏說,去年5月,他把萬選蓬招到麾下,成了一名正式的快遞員。為了照顧他,孫建宏又把海寧的商業區劃給了萬選篷,“這里人口比較集中,快件多,收、發貨都不用跑太遠的路。”
只是,盡管很努力,他送貨的速度,頂多只也有人家的一半。
“我只有一條手臂,但一般的包裹我都能送,20斤以下的不成問題。”萬選蓬笑呵呵地說,“這邊的人都很友善,看我身體不方便,重物都會幫我抬。”
其實,派件速度慢不僅因為身體原因。
孫建宏說,“小萬這個人很負責,有的快遞員可能會把包裹放在門衛室讓客戶自己去拿,小萬非得一個個聯係,如果客戶在家,就一定要上門送到對方手里。”這大大拖慢了他派件的速度。
萬選蓬在快遞公司工作一年多,孫建宏收到的好評不斷,“小萬是零差評,上次還有客戶專門打電話表揚他。”
在浙江這片創業熱土
他也有自己的創業夢想
別看萬選蓬整天樂呵呵地工作,孫建宏卻很為他擔心。“一個月前我請他去洗澡,才發現他髖骨這里居然長了一個雞蛋大小的瘤子。”第二天,孫建宏就帶著小萬去醫院做了檢查。
“醫生說是‘骨膜瘤’,是良性的,但因為腫瘤已經很大,醫生建議盡快手術。”萬選蓬說,所有醫療費加起來要3萬多元,他有些猶豫。
他現在每月只能掙2000多元,除去房租和夥食費,有結余的都寄回了老家,根本沒有積蓄做手術。
“拖著也不是辦法,這個瘤子一碰到就痛得厲害。”孫建宏說,他的兒子有次和小萬打鬧,不小心撞到了瘤子,小萬當場痛得直不起腰,連著3天都是彎著腰送快遞。
孫建宏很著急,雖然生意剛起步,他還是拿出3000元資助萬選篷看病。
“媽媽年紀大了要幫哥哥帶孩子,妹妹才12歲還要讀書,我現在不敢想太多,只能腳踏實好好幹,每天多送幾個快件,先攢夠錢做手術,再計劃未來。”萬選蓬說,他覺得浙江是片創業熱土,他也有自己的夢想,“我想打造一個物流平臺,慢慢做起來,未來做成一個商貿城。”
路還很遠,但小夥子的臉上充滿著希望。(記者黃娜 通訊員沈靜)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