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新聞排行  >   最新一期

陜西推行提取公積金看大病 會否違背初衷?

2018年09月04日 16:08:11  來源:人民日報
字號:    

  住房公積金沉睡,如何提高利用率?沉澱的資金可以用作他途嗎?

  陜西省日前在全省推廣提取住房公積金看大病。相關人員表示,在已經試點的西安來看,去年一年,因重大疾病提取的住房公積金有1380余萬元,佔2015年總提取數額的0.06%,佔比小。提取金額佔比最大的主要還是購房、租房、還貸三大塊。

  “專款專用”好還是“一款多用”好,尚有爭議。

  陜西省日前在全省推廣提取住房公積金看大病。為了提高使用率,住房公積金提取能否用於看大病?重大疾病包括哪些?住房公積金是“專款專用”好還是“一款多用”好?

  1問 提取公積金看大病合法嗎?

  記者:早前,西安市出臺條例,規定遇到重大疾病可提取住房公積金,這與國務院《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以下簡稱《條例》)是否衝突?

  西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計劃財務處處長謝元林:國務院的《條例》中,規定了6類職工可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情形。2007年施行的《西安市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在這個基礎上放寬了提取條件,如果本人、配偶及其直系親屬因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可以憑相關證明提取住房公積金。同時增加的還有4類情形:享受城鎮最低生活保障的;遇到突發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連續失業兩年以上,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西安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規定的其他情形。

  國務院《條例》中規定省會和各設區市要設立住房公積金管理委員會作為決策機構。在依據有關法律、法規和政策的前提下,管委會可以制定和調整住房公積金的具體管理措施。所以,西安市增加的這5種情形是由管委會提出並討論通過的。

  記者:陜西在全省範圍內放寬公積金使用條件的依據是什麼呢?

  陜西省住房資金管理中心高級經濟師、歸集部部長田煒龍:陜西省政府早在2009年的時候就發佈了《關於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提高使用率的意見》,將大病就醫列入支取範圍。但是,這幾年每個市都有自己的規定,做法不一樣。用住房公積金看病,西安市是最早的試點城市之一。日前,陜西省住建廳正在全省推廣。

  去年3月,住建部召開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工作電視電話會議,要求用好住房公積金,發揮資金效用。去年7月,陜西省住建廳聯合財政廳依據省政府的意見發文,要求在全省範圍內採取統一標準放寬提取條件。這份文件除了再次強調允許重大疾病和家庭困難提取以外,進一步放寬了租房、購房、養房的提取條件。

  2問 放寬提取會影響購房使用嗎?

  記者:為何選擇用“看大病”的方式提高資金利用率?達到什麼條件可以提取?

  田煒龍:我們在工作中遇到過很現實的情況,一些職工因為遭遇重大疾病造成家庭困難,希望能夠使用這筆錢。所以,在國家要求提高公積金使用率的時候,我們從實際出發,將這條納入可提取情形。

  錢不是隨便就能提取的。省管理中心近日要出臺最新的住房公積金提取指引,其中明確規定大病認定參照醫保部門大病保險範圍確定。

  謝元林:把遭遇重大疾病納入提取範圍,主要是從“大保障”的角度考慮的,突出公積金的保障作用。西安市對“重大疾病”有明確的規定,包括慢性腎衰竭、惡性腫瘤、再生障礙性貧血、慢性重型肝炎、心臟瓣膜置換手術、冠狀動脈旁路手術、顱內腫瘤開顱摘除手術、重大器官移植手術、主動脈手術以及西安住房公積金管理中心會同市衛生行政管理部門認定的其他重大疾病。

  記者:目前,職工因重大疾病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情況多嗎?

  田煒龍:陜西省屬單位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職工有30余萬,現在每年因病提取公積金的職工只有一兩例。提取人數不多跟近幾年大病醫療保險體系的不斷完善有關。

  謝元林:根據2015年的統計數據,在西安市繳納住房公積金的職工約有200萬人,因重大疾病提取的住房公積金有1380余萬元,佔2015年總提取數額的0.06%,佔比小,對公積金的使用率影響就小。提取金額佔比最大的主要是購房、租房、還貸三大塊,加起來達到85.73%。

  所以,提高住房公積金使用率最主要的還是降低門檻、優化流程、簡化手續、擴大網點。去年,西安市開啟提取業務網上受理功能,實現直聯付款、即時到賬。提取業務的受理網點由原來的14個擴大到了107個。增加受理網點這一措施尤其受到退休老同志的歡迎,老年人行動不方便,能夠就近提取,對他們來説更便利。由於一系列便民措施的實施,西安市2015年提取住房公積金93.31萬筆229億多元,而2014年這一數據為22.94萬筆79億元。

  3問 多用是否好于專用?

  記者:住房公積金是“專款專用”好還是“一款多用”好?

  謝元林:這個問題仍在爭議之中。生存權對個體來説是最重要的,從這個角度來講,困難家庭提取住房公積金也是人性化的體現。

  但是,在提高公積金使用率方面,這一項放寬條件的影響並不十分顯著。目前,造成資金沉澱的主要原因還是提取門檻過高和手續複雜、辦理不便造成的資金“相對過剩”,並不是職工真的不需要錢買房。

  從長遠來看,住房公積金還是要用在房子的消費上,百姓的看病需求要通過醫療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滿足。通過發展解決問題,逐步建立完備的社會保障制度,讓百姓買得起房,也看得起病。

  田煒龍:目前,國家正在對《住房公積金管理條例(修訂送審稿)》徵集意見,召集各層級、各界別代表在討論。修訂稿在提取情形上有一定的補充,但是還沒有把重大疾病導致貧困列入提取情形。

  專款專用是住房公積金管理規範的體現,超出範圍,和專項設計的初衷就不相符合了。中國的國情比較複雜,如果職工因病致貧,吃飯就變成首要解決問題。所以,現在有一些省份發佈補充文件,允許因病致貧的職工提取這項資金。

  鏈 接

  不少城市探索放寬提取條件

  2005年1月10日發佈的《建設部、財政部、中國人民銀行關於住房公積金管理若干具體問題的指導意見》第十條規定:“遭遇突發事件,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提供有效證明資料,經中心審核,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餘額。”

  在此前的媒體報道中,已有不少城市在放寬提取上做出探索:武漢市月收入在1900元以下且從未使用過公積金貸款的職工,可定期提取公積金;三亞更將公積金用途拓寬至物業費、看病、交學費等;青海省出臺《關於住房公積金使用管理若干問題的意見》,規定職工因患特種病、慢性病等重大疾病造成家庭生活嚴重困難的,憑職工醫療保險主管部門出具的醫療證明,可以提取本人住房公積金賬戶內的存儲餘額。此外,四川省宜賓市、四川省成都市、湖南省湘潭市、廣東省清遠市、天津市也開展了職工患重大疾病提取住房公積金的業務。

  有工作人員表示,公積金只是代為職工管理的本屬於職工的錢,當職工遇到大病時,生命權要高於居住權,保命更重要,所以應允許大病提取。

  然而,公積金“資金池”的分散管理,降低了資金使用效率,使得各地“忙閒不均”。有的城市住房公積金使用率已多年保持高位運作狀態,政府不得不在日前提高了住房公積金貸款的“門檻”。一些樓市成交較旺的城市出現公積金吃緊、貸款難的問題。有專家認為,從全國範圍來看,讓住房公積金為職工重大疾病埋單,似乎並不可行。

  

[責任編輯:李瑞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