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高校招攬陸生大作戰上演 校長親自出馬

2016年02月17日 15:35:29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圖為在臺灣淡江大學就讀的一位陸生在畢業典禮上發言。新華社記者 才揚攝

  少子化寒流襲來,臺灣高校日子不好過。在本地生源越來越少的情況下,搶招境外生成了各大專院校的一致行動。據臺教育部門發佈的數據顯示,2015年度臺灣高校在境外共招收了110182人,其中近四成是陸生,可謂臺灣大專院校的“大補貼”。眼下,一場招攬陸生的大作戰正在臺灣高校間上演。

  陸生養活好幾個中型學校

  20多年前,臺灣開始教育改革。為了讓人人都有學上,臺灣的教育部門鼓勵廣設大學,結果高校數量猛增,從1994年的23所增加至現在的160所,大學的錄取率也從過去的不到30%陡增至如今的近100%。現在難的不是考上大學,而是考不上大學,2008年甚至有學生創造了以7.69分考上大學的“神話”。

  高等教育資源過剩,不僅那些少受政府資助的私立高校面臨嚴重的生存困境,公立大學的日子也不好過,大家紛紛通過招收境外學生來“開源”。2011年,臺灣87所私立大學開放大陸招生。2014年,公立大學也加入大陸本科招生行列,招生學校增至133所。2015年,陸生成為臺灣高校境外生的主力軍,大陸赴臺就讀的學生總數達41927人,遠高於第二名馬來西亞的14946人,佔臺灣大專院校境外生總數的38%,可以説是臺灣大專院校的“大補貼”。一位大學校長甚至表示,這個數字“已經可以養活好幾個中型學校了”。

  自2016年起,大陸還將進一步擴大開放陸生赴臺就讀“專升本”,招生名額由之前的1000名增至1500名,試點省份也由2個增至8個,包括廣東、福建、北京、上海、江蘇、浙江、遼寧和湖北。可以預期,赴臺就讀的陸生數量將會越來越多。

  校長親自出馬招攬陸生

  雖然臺灣大選後兩岸關係形勢不明,但島內各大專院校不諱言,大陸學生與臺灣同文同種,仍是臺灣高教最可能爭取的市場,“大家都在搶生源”。不少學校的招生人員也表示,陸生是臺灣高教最大市場,“再怎麼説也要努力招滿”。

  “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勤跑大陸的高中和大學,辦講座,打知名度,成為臺灣高校一景。之前,臺灣靜宜大學為了攬生源,對陸生端出“優惠套餐”——全班成績前5名者可獲2.5萬元(新台幣,下同)至5萬元獎學金,4年期間至少寒暑假出國遊學或當交換生1次等。銘傳大學也頻頻赴大陸“拋繡球”——就讀銘傳大學的學生,只要花5年時間(其中1年在美國),就可以取得商學或教育學雙碩士。招生負責人宣講同時也不忘博感情,直誇陸生優秀、勤奮,給臺灣校園帶來良好風氣。

  猴年春節剛過,不少私立大學又開始行動,赴大陸辦招生説明會,有些學校甚至是校長親自出馬。一位私立科技大學的招生負責人説,兩岸高教現況有差異,想在大陸招到好生源,就要多去大陸宣傳。比如,大陸的好大學清一色是公立,職業學校往往被認為是“差生的選擇”,但臺灣的職業教育並不是“二流教育”,甚至有二三十所大學的校長都是職校畢業生。説清楚了這個情況,才會有人願意報考。

  至於具體去哪些地方做宣傳,就靠各個學校“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了。畢竟臺灣高校雖然可面向上述8個省市招生,但由於人力、物力有限,不可能8個省市通通跑,通常只能挑幾個重點省市,尤其是有“宗族網路”或“人際網路”的先開始,便於打開知名度。有多所學校瞄準大陸廣東、福建、湖北等特定省份“出擊”,其招生人員表示:“先入為主的品牌意識對大陸來説特別重要!”

  輿論呼籲公平對待陸生

  雖然陸生對臺灣高教多有支援,但並沒有得到應有待遇。目前臺灣當局對陸生和外籍生、港澳僑生的健保及獎學金政策“大小眼”,已經引起陸生不滿。

  臺灣高校的其他外籍生和港澳僑生不僅享有健保,還有政府獎學金,優秀外籍生最高每月能拿3.2萬元,此外每月還有2.5萬元至3萬元的零用錢,有的人甚至還免機票。而陸生不僅要受“三限六不”限制,健保案也還卡在“立法院”,在臺讀書要繳納比臺灣學生還貴的學雜費及醫療保險費,花的都是自己的真金白銀,算下來花費要比其他學生貴得多。

  關卡重重,令人寒心。臺灣有優質教育資源,開放陸生赴臺本是雙贏互利。但是島內一部分人別有用心,高喊“交流是統戰”“陸生是間諜”,讓原本只是希望學習知識、體驗良好文化氛圍的大陸學生捲入政治漩渦,成為“民粹”的受害者。不少優秀的陸生正是因此在報考臺灣高校時望而卻步。僑生、外籍生尚且能享有應有的權益,陸生甚至連健保也沒有。人的生命健康權是最基本的權利,理應得到保障,這樣的敵意與歧視,對臺灣來説並不是一件好事。

  臺灣學者朱學恒説,對於陸生,除了怕臺灣自己吸引力不夠之外,有什麼好怕的呢?只想別人開放、自己不開放,高墻和孤島心態最終損害的還是臺灣的競爭力。臺灣中正大學傳播係教師羅世宏也表示,世界各地都想盡辦法吸引優秀人才,很多海外高校每年都會以高額獎學金到大陸搶高考狀元,臺灣還要繼續把優秀陸生往外推嗎?

  其實,陸生需要的並不多,只希望能得到公平對待,如果不是處處設防,赴臺就讀人數肯定會更多。不少臺媒都呼籲臺灣當局及早賦予陸生應有權利,鼓勵他們前來求學,切勿任由民粹氾濫,讓兩岸教育交流遇冷、民眾心寒。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