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共話“和合文化” 簽署昭君文化交流協議

2015年11月10日 13:10:3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2015昭君文化論壇”9日在湖北興山縣舉行,兩岸專家就昭君文化如何推動區域政治、經濟、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展開對話。兩岸代表簽訂了海峽兩岸昭君文化交流協議,共同構建昭君文化研究交流平臺。

  中國民族學學會昭君文化研究分會會長郝存柱説,“和合”思想是昭君文化的哲學基礎,昭君文化所代表的不同文化間的交流與融合、相互尊重與求同存異等,可以為當今世界提供解決衝突、互不干涉、和平共處、共同發展的思路和理論指導。

  “和親的明妃,文化的使者,王昭君對中華文化融合與交流的貢獻,我們可能還在低估。”當日,湖北省文聯主席熊召政發表演講時表示,中華民族的融合遠在漢朝初期就已開始,王昭君遠赴匈奴和親的重大意義在於進一步促進了民族之間的文化融合。

  “古代文人騷客過分渲染昭君的哀怨與悲傷,乃是當時的價值觀與生活觀在起作用,若今天還持這種觀點,則有點不合時宜了。”熊召政説,如何用活歷史資源,讓昭君精神走進今天的生活,走進人們的心靈,是當前經濟轉型中需要思考的問題和行動的方向。

  臺灣苗栗縣昭君文化協會理事長余文秀説,苗栗縣新蓮寺供奉昭君像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昭君精神促進了當地族群間的融合與發展。他還透露,該縣準備在明年舉辦“昭君文化論壇”,並計劃將每年的中秋節定為“昭君紀念日”,屆時將邀請兩岸人士參加。

  當日,內蒙古、臺灣、興山還簽訂了《海峽兩岸昭君文化交流框架協議》,就籌備成立昭君文化研究會,三方每年開展一次互動交流活動,2016年組織大陸媒體走進新蓮寺,適時啟動專家與媒體“重走昭君和親路”活動,共同打造昭君文化經濟帶等內容達成協定。(郭曉瑩 董曉斌蔡亮)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