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大陸臺灣青年指“習馬會”將留下歷史一筆

2015年11月06日 08:52:36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北京11月5日電 (楊程晨)看到兩岸領導人“習馬會”敲定消息,在大陸的臺灣青年們反應熱烈,紛紛予以正面評價。多位臺生接受採訪時相信,此次會面將在歷史上留下一筆。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碩士生一年級生王浩臣剛來北京幾個月。他説,看到“習馬會”的消息時有點“懵”,“這次會面必定是可以放進兩岸歷史教科書級別的”。

  中華兩岸交流促進會名譽理事長、北京大學兩岸文化交流協會名譽主席蔡秉憲1999年就離臺赴北京唸書,他同樣對“習馬會”感到驚訝,但也認為此次會面“恰逢其時”,“3日晚,我看到消息的同時,還看到大量臺灣同學在社交媒體上持正面評論轉發”。近年來臺灣屬多事之秋。此次會面很及時,將鞏固兩岸多年建立的聯繫,使海峽之間交流、溝通更加緊密,從而奠定其歷史地位。

  臺灣方面領導人馬英九5日在臺北舉行記者會表示,兩岸領導人會面對臺灣、大陸與世界都是正面的事,看看各界反應就可了解,做這個決定不是為下一次選舉,是為下一代幸福。

  蔡秉憲期待,經過“習馬會”升級對話格局,兩岸青年人的交流能夠更加細緻,利益垂直到最底層。他也發現,截至會面發佈不到兩天時間,許多臺灣年輕人(看法)在悄然發生改變。

  蔡秉憲説,4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張志軍説“此次會面雙方以兩岸領導人身份和名義舉行”打消了很多人的質疑;5日,馬英九指“兩岸關係與時俱進,會面水到渠成”,年輕人的評論開始朝著更積極的方向發展。“經過幾天,臺灣年輕人越來越認可‘習馬會’。”

  站在時代潮頭,不進則退,不穩則亂。清華大學校研會聯絡部臺生組組長楊海玲感嘆,此次會面,大陸對臺灣相當尊重,“習近平在福建省工作了17年,對臺灣相當了解。‘習馬會’提升了未來兩岸對話的格局”。

  楊海玲介紹,各地臺辦針對“三中一青”做了細緻的工作,比如帶領臺生參觀當地創業科技園、孵化器,為希望留在大陸工作的臺灣年輕人提供招聘資訊。她也相信,“習馬會”會更加關注年輕人,關注兩岸未來。(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