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娛樂圈瘋“小鮮肉” 柴智屏曝“造星”秘訣

2015年09月29日 09:58:02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兩岸娛樂圈瘋“小鮮肉”柴智屏曝“造星”秘訣

  柯震東(左)與井柏然(右)。圖片來源:香港“明報”

  中新網9月29日電 據臺灣《工商時報》報道,兩岸娛樂圈瘋“小鮮肉”,從大陸“捉妖記”的井柏然,到臺灣“我的少女時代”的王大陸,吸睛又吸金,隨這批顏值高、人氣旺、錢景好的新生代男星水漲船高,知名製作人、經紀人柴智屏預言“將掀起一場搶佔小鮮肉的市場風暴!”

  柴智屏挖掘、捧紅多位小鮮肉,從當年F4到現在的柯震東、王大陸,她的群星瑞智國際娛樂公司也被稱為小鮮肉製造工廠,創造的“小鮮肉經濟”驚人。如F4主演的“流星花園”,版權熱賣海內外12個地區,柯震東演出“小時代”在大陸竄紅,一下子多了十多個代言。

  柴智屏透露,發掘新人,關鍵是找到一部適合的戲,讓他們的特質和魅力被看到;現今微博、臉書發達,已沒有塑造形象這件事了,而是更要接受他們原本的特質,朝自然性格去開發,培養藝人的手法也須翻新。以下為柴智屏專訪摘要。

  問:如何解讀“小鮮肉”現象?

  答:我第一次聽到,是在大陸監製“小時代”時期,直覺不雅,藝人幹嘛用小鮮肉代稱?但近2年“小鮮肉”已成為新生代受歡迎年輕男星的代名詞。小鮮肉男星的特徵有,長相帥、許多在25歲以下、不能太嬌小、瘦弱,要有點肌肉。

  問:挖掘、捧紅年輕偶像的訣竅?

  答:通常看新人,首先確認五官長相要上鏡頭,再來觀察和確認個人特質魅力,把比較讓觀眾喜歡的特質做開發,再以培養演員為前提,做表演訓練和形象包裝。如王大陸,原本皮膚白、牙齒大,笑起來開朗,但男人味不夠,所以建議他曬黑,呈現有點酷酷壞壞的形象。

  藝人定位很重要,第一眼符合製片和導演想像的角色,才易拿到演出機會,藝人長相特質和狀態也要讓觀眾覺得好看,在腦海形成印象。電影尤其如此,年輕男星畢竟經驗不豐富,外界不會期望演技多厲害,而是呈現他討人喜歡的特質。

  問:比較今昔小鮮肉的差異?

  答:年輕有魅力的男性一直是吸睛焦點,可以為戲劇加分,古今最大差別在,觀眾和粉絲看待他們的想法、態度已經改變。

  之前的F4,看起來比較有神秘感,但現在網路、手機、微博、臉書發達,明星私下生活全都露,觀眾開始接受原來明星生活和一般人一樣,我們培養藝人也要更接受他們原本的特質,朝自然性格去開發,已沒有塑造形象這件事了。

  問:造星成功方程式?

  答:就是天時、地利、人和。當年拍“流星花園”,華人地區甚至日本除外的亞洲都沒有男偶像,我是第一個用這麼多帥哥拍出觀眾喜歡看的偶像劇,紅遍亞洲12個地區,流星花園和F4營收就有上億元,不包括F4齣唱片、演唱會等。

  在臺灣影片不景氣時,我們拍“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成為青春片的經典,在香港票房打破華語片紀錄。這些都是我們在對的時間點,第一個做出這些事情,很容易被記住。

[責任編輯:段雯婷]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