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福建青年“眾籌”拍片 以臺灣人視角展現閩派文化

2015年09月11日 13:30:27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漳州9月11日電 (余丹)近日,一段宣傳福建文化的視頻在網路上引發熱議。視頻中,一個年輕人戴著老虎頭套,遊走于福建各大城市之間,在福建土樓、媽祖像等標誌性福建景點留下足跡。

  這段時長36秒的小視頻,是即將於10月亮相的《虎見!福建!》宣傳片的預告片,而《虎見!福建!》是由福建青年“眾籌”拍攝的一部以推廣福建文化為主題的宣傳片。

  “福建文化系統非常複雜,有閩南文化、客家文化、閩東文化、莆仙文化等非常多的文化支流,每一個地區的人都以自己地區的文化自居。”《虎見!福建!》的主創者馬祖海10日告訴中新社記者,該片講述一位臺灣青年重返爺爺的故鄉福建,遊歷八閩大地,以臺灣人的視角來展現福建文化。

  深感福建缺乏整體文化概念,馬祖海去年開始萌發樹立“大福建”的想法。經過幾個月的籌備,團隊策劃拍攝一部推廣“福建文化”的宣傳片,並眾籌到資金95萬元人民幣。

  今年8月底,《虎見!福建!》在廈門開機,並陸續在福州、廈門、泉州、漳州、莆田、龍岩、南平、三明等十幾個文化景區取景拍攝。

  談及片名的由來,馬祖海表示,由於福建人“F”的發音多發為“H”,所以“福建”經常被讀成“虎見”,凸顯了福建文化的根性本土性。

  相傳古代中原漢人遷徙到福建這片土地的時候,發現蠻夷之地遍地都是華南虎,所謂“山門中儘是大蟲”,於是將這塊土地取名為“閩”。馬祖海説,“虎見”的用意是為紀念漢人入閩見到猛虎、取名“閩”的時刻。

  為了搭配宣傳,團隊設計了吉祥物“虎見”——一個戴著虎頭套的漢娃。馬祖海告訴記者,“虎見”的設計原型就是中國國寶之一、福建之寶“華南虎”(又稱“廈門虎”)。

  “福建一邊是沿海文化,一邊是山區文化,要是能將整個文化旅遊鏈條接起來,是會非常有意思和豐富的,文化旅遊産業也是可以完全整合起來的,才會立體,才有力量。”馬祖海表示,希望通過宣傳片將整個福建串接起來,樹立一個“大福建”的文化概念,讓外界看到福建溫暖、人文、民俗的東西。(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