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白手起家的臺灣創意“釘子戶”

2015年09月11日 13:24:05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新華網天津9月11日電(記者邵香雲 孟華)“我無數次想過,如果當年沒有離開臺灣來大陸創業,人生會是怎樣?”回首來時路,陳炳宏感慨良多。

  天津南開區C92創意産業園區裏,有一家由臺灣人經營十多年的廣告公司。由廠房改建的辦公區散發藝術氣息,花草、書籍遍佈各個角落,白色磚墻上四個紅色大字“創意不拆”格外醒目。

  老闆陳炳宏解釋説,做創意“釘子戶”是自己始終堅持的理念。嫺熟地為記者泡上一杯烏龍茶,陳炳宏指指辦公室墻上挂著的“得來不易”四字説,這是他14載大陸創業歷程的最好概括。

  24歲時,陳炳宏懷揣約合600元人民幣的本錢,開始在臺灣創業並成功掘取“第一桶金”。少年得志之際,他卻在28歲遭遇破産,跌落人生谷底。2001年,負債七位數的陳炳宏毅然決定到大陸二度創業。

  “當時,臺灣政黨輪替後經濟前景不明朗。我於是心念一轉,決定到大陸看看。那時候,天津廣告全案策劃公司還屈指可數,有很大的市場空間。”談起當年的抉擇,陳炳宏依然佩服自己的果斷。

  沒有資金、人脈、客戶,背著沉重的債務,從負到零、從零到一,陳炳宏只用了4年,憑藉地産項目的成功策劃一炮而紅,成為津門知名的廣告公司,為日後在大陸的多元化發展打好了根基。

  “這完全得益於大陸廣闊的市場,得益於當地政府對臺灣商人的諸多優惠政策,得益於我們的創意和策略。”他説。

  經過十幾年打拼,如今陳炳宏的公司已成為橫跨地産廣告策劃、品牌行銷顧問、連鎖食品、進出口商貿、網際網路運營、商業模式設計等眾多領域的商業集團。因為在業界的專業成就,他本人也被天津多所大學聘為廣告行銷專業教授。

  擁有了二三百名員工,公司業務蒸蒸日上,但陳炳宏並沒有安於現狀。他有了更大的追求,通過籌建兩岸眾創空間幫助更多臺灣青年來大陸創業。

  吃過苦、栽過跟頭,陳炳宏理解創業的艱辛。“我希望幫他們一把,未來只要臺灣青年帶著想法或者技術進到天津兩岸眾創空間,就將享有一定的創業基金支援以及免費工位的辦公優惠,還能對接眾創空間內的風投機構投資,相當於解決了創業者最難解決的資本難題。”他説。

  去年,陳炳宏還發起成立了天津臺灣青年聯誼會,主張“專業分工、資源共用”,通過會員間彼此專業性互補,將資源進行優化整合。成立不到一年,天津臺青會已發展成為150人的小型團體,已促成了5家新企業,正在洽談合作的企業約10家。

  雖然在協助臺灣青年創業上探索出一定模式,但陳炳宏坦承,資本與人才仍是平臺未來發展面臨的兩大難題。除了融資難,就是優質的網際網路人才大多集中在“北上廣”,天津沒有突出優勢,而現在許多項目都必須與網際網路相結合。

  “最好的解決辦法就是一方面吸引風投資金,一方面吸收網際網路創業人才,讓平臺形成資源庫。”他説。

  “如果當年沒有離開臺灣來大陸創業,也許會在臺灣業界做得很好,但是來大陸創業讓我的人生格局變大了、視野開闊了,實現了很多人眼裏的不可能。”陳炳宏説,“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大陸是我人生的‘福地’。”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