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畫壇第一人”濰坊辦展 筆墨書寫兩岸文化一家親

2015年09月10日 10:31:32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9月10日濰坊訊 歐豪年何許人也?他是嶺南畫派的第三代傳人,繼溥心畬、張大千和黃君璧“渡海三家”之後,被稱為“渡海第四家”,足見其畫壇巨擘地位。定居臺灣後,更被人譽為“當今臺灣畫壇第一人”,也是首次登陸山東。

  歐豪年先生,1935年生於廣東吳川,畢業于嶺南藝院,1970年到臺北定居。他創立了“嶺南美術館”,設立了“歐豪年文化基金會”,並任瀚墨雅集會長。自2000年以來每年舉辦研討會,探討中國水墨畫藝術的發展。已故國畫大師張大千先生評論歐豪年的作品:“豪年道兄才一落筆,便覺宇宙萬象奔赴腕底,誠與造物同功。”

  山東首展選在濰坊

  9月23日,濰坊魯臺會展中心臺灣文化藝術館將舉辦歐豪年先生登陸山東的首個畫展——“臺灣名家瀚墨雅集”書畫藝術展。屆時,歐豪年先生將攜十余位臺灣書畫家來濰,並親臨畫展現場,與各界書畫愛好者共同探討書畫創作的心得,欣賞中國書畫的獨特魅力。

  歐豪年先生在接受視頻採訪時説:“此次到濰坊參展包括臺灣各界代表性書畫家在內,因此這次展覽的內容自然有值得大家重視的地方。濰坊市臺辦邀請我們參展的雅意值得我們欣賞,此次濰臺文化、藝術、尤其是水墨畫的互動將使得兩岸中國文化交流更加充分。”

  據悉,此次畫展將在魯臺會展中心臺灣文化藝術館展出四天(9月23日——9月26日),展出作品120余幅。負責畫展事宜的市臺辦工作人員介紹説,此次畫展旨在通過展出臺灣書畫名家的精品力作,促進濰臺書畫文化藝術交流,為濰坊市文化藝術發展增添一筆來自臺灣的亮色。

  筆墨書寫文化“一家親”

  歐豪年的畫風新穎之餘,自有一種來自中國文化深層的感染力。身為一名知識分子,歐豪年充滿著儒家積極入世的治世態度。他曾在《應邀題蔣經國之畫作》中吟道:“高枝天表風霜冷,藉聽民間疾苦聲。”希望政治領袖能更貼近市井小民的生活,體察他們的喜怒哀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面對臺灣島內動輒被挑起的藍綠對峙問題,歐豪年先生則旗幟鮮明,不受一時輿論的左右,在媒體前大談“兩岸本為一家”的大中華理念,頗有文人風骨和大家風範。他在由吳伯雄于2010年6月轉贈習近平的詩畫中寫道:“中華兒女景河清,臺北今欣淡水準,山麓松高梅竹茂,歲寒耐雪共嘉盟。圖成大幅亦從容,畫水畫山任折衷,海宇同心深願景,雖雲異壑實同峰。”海晏河清可期,但文化交流必須走在前面;文化交流不但要走在前面,更要為“海宇同心”鼓與呼,為“中國夢”描繪更美好的願景。

  書畫作品蜚聲海內外

  歐豪年先生是當代中國畫領域頗具代表性的畫家之一。四十餘年來,他的作品應歐洲、美洲、亞洲等各國美術館邀請展出數十次,並在英、法、德、奧、荷、比、西七國博物館巡迴展出。歐豪年先生的藝術創作,承繼了嶺南畫派中西兼蓄的繪畫張力,然而對藝術投入的狂恣,以及抓住本質的創作方式,更令他可以打破中西門戶之見,以至英才早發,縱橫畫壇達半個世紀。

  作為藝術家和文化學者,歐先生數十年如一日地從事水墨畫創作,並在多所專業院校任教,持續舉辦書畫展覽和學術演講,提高了中外人士對中國藝術的認知和欣賞水準。有方家説,讀歐先生的畫,恒覺其架構精嚴,筆墨純任自然,顯示出理性與感性的協調。有外國評論家這樣評價歐先生的作品,“歐豪年之彩墨作品,在表現近代感覺中,尤使人感到中國人的豪邁與莊嚴。”這些評論是對歐豪年作品雄厚豪放風格的肯定,更是對他高尚人格、高貴品格的敬仰和頌揚。(台灣網、濰坊臺辦宣傳科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