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2015兩岸大學生交流活動在珠海舉辦

2015年07月31日 14:51:1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7月31日珠海訊 7月16-22日,由珠海市臺灣事務局主辦、高雄大專青年協會和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聯合承辦的以“兩岸一家親”為主題的2015珠臺兩岸大學生交流活動在珠海市舉行。

  來自臺灣“清華大學”、成功大學、中央大學、淡江大學、海洋大學、臺南大學等18所高校和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的30多名大學生參加了活動,並先後到訪江門、廣州、東莞等地。活動期間,廣東省臺辦副巡視員林華軒、珠海市臺灣事務局局長曾谷分別會見了高雄大專青年協會理事長溫瓏和參加活動的兩岸青年學生,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副校長傅愛蘭、珠海市政法委副書記溫傑和市臺商協會會長葉飛呈等參加了活動。

  21日,在珠海舉辦的分享和歡送儀式上,市臺灣事務局局長曾谷簡要介紹了珠海經濟社會發展最新情況,講述了舉辦此次活動的意義,並聽取了同學們對此次活動的感想和心得。他強調,隨著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橫琴自貿區的掛牌,珠海再次迎來了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目前珠海市委市政府正在積極推動兩岸高校和臺企間的合作,努力為臺灣的青年朋友在珠海的創業就業提供支援和幫助。希望大家今後常來常往,也歡迎大家來珠海創業就業。

  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副校長傅愛蘭對參加活動的兩岸青年學生的表現表示高度讚賞。她認為,兩岸同學通過七天的朝夕相處,消除了陌生感,增進了親近感,成了無話不説的好朋友和情同手足的一家人。2017年珠海將會建成一條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但更希望有一座友誼的心橋連接兩岸,連接大家。

  高雄大專青年協會理事長溫瓏表示,廣東和珠海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和深厚的文化底蘊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此次來訪就是希望兩岸的青少年加強交流,增進了解,消除隔閡,“學而時習之”的意思就是要付諸實踐,眼見為實。參加活動的臺灣青年學生紛紛表示此行收穫特別多,聽到看到很多與臺灣不一樣的資訊,感受到大陸人的熱情,也交到了很多好朋友,希望以後有機會再來參訪或發展。

  本次活動以“兩岸一家親”為主題,圍繞臺灣青年關注的創業就業的需求和中華文化的傳承來展開,通過精心策劃和週密安排,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珠海市臺灣事務局通過和北師大珠海分校合作,精心選拔了8位品學兼優並曾經赴臺或即將赴臺參加校際交流的大陸同學參加此次活動。臺灣承辦方--高雄大專青年協會也對參加活動的臺灣同學精挑細選,來訪的同學80%以上是首次來訪大陸,且以中南部的同學居多,就讀的臺灣高校也遍佈臺灣島內各大城市。六天的時間裏,兩岸的同學同吃同住,共同交流,很快成了好朋友並組建了微信群來加強聯繫。一路上同學們歡歌笑語不斷,友誼也隨之加深。在珠海舉辦的分享和歡送儀式上,活動達到高潮。兩岸青年學生暢敘友情,交換禮物,分享心得,依依不捨,期待來年再相會。

  活動期間,參訪團先後參觀了橫琴新區規劃展廳、梅溪牌坊、珠海特警、金灣臺創園、江門開平碉樓、黃埔軍校、廣州臺企、東莞臺商大廈、901兩岸青年創業聯盟和中山故居等,並與北京師範大學珠海分校進行了友好交流。(台灣網珠海市臺辦通訊員 許倩羽)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