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100根煙蒂換一顆茶葉蛋 港臺環保有妙招

2015年07月31日 08:18:32  來源:新華網
字號:    

  據報道,第二屆海峽兩岸節能環保産業論壇近日在馬鞍山舉行,本屆論壇以“節能環保産業合作”為主題。現今,節能環保是朝陽産業,更是令兩岸能源界垂涎欲滴的美味蛋糕。

  臺灣、香港等地環保工作起步較早,有不少經驗值得借鑒,現在就讓我們來看看港臺地區環保有啥妙招。

  “垃圾不落地”

  實際上,20多年前的臺灣也存在著嚴重的環境問題,垃圾到處丟,指望著颱風來清理垃圾。歌手羅大佑的一曲《超級市民》還原了當時的場景,“那年我們坐在淡水河邊,看著臺北市的垃圾漂過眼前,遠處吹來一陣濃濃的煙,垃圾山正開著一個焰火慶典……”

  後來,臺當局痛定思痛,經過專家論證和社會意見徵詢,從2000年左右開始先在臺北推行“垃圾不落地”政策,而後再推廣到整個臺灣地區。

  自此,小區邊上的垃圾桶都沒有了,民眾家中的垃圾必須定時定點送到垃圾收集車裏。民眾還必須購買專用垃圾袋才行,垃圾清理費也就相應的隨垃圾袋徵收。家庭垃圾通常可分為資源垃圾、廚余以及一般垃圾這三類,其中資源垃圾和廚余不需付費。民眾如果沒有按照規定分類,清潔隊可以拒收,如果亂扔垃圾,將被處以相應的罰款。

  在臺灣偶像劇中,每到黃昏,當《少女的祈禱》或《致愛麗絲》優美旋律聲響起,男女老少拎著大包小包的垃圾袋和廚余桶,等在自家巷子口。這一幕並不是擺拍,是臺灣城鄉各地每天真實發生的事情。

  即使在夜市這樣遊客眾多的地方,也極少出現人們隨手丟棄垃圾的現象。幾乎在每個夜市的盡頭,都會有4個巨大的垃圾桶,分別寫著“資源回收”、“餐余”等字樣,臺灣民眾也確實會嚴格遵守著垃圾分類制度。

  100根煙蒂換一顆茶葉蛋

  臺灣每年被丟棄于水溝、花圃、路面的煙蒂大約有50億支,任意丟棄的煙蒂不僅不好清理,而且長時間都不易腐化,並且含有害物質,污染環境,危害不亞於二手煙。但其實,煙蒂是聚醋酸酯高分子化合物,可回收再利用,國外已有再生案例。

  因此,雲林縣古坑鄉公所曾在2014年年初舉辦過一個“撿100根煙頭換1顆茶葉蛋”的獎勵活動。這個活動當時在全臺非常轟動,有阿嬤騎電動車沿路彎腰收集的,也有媽媽帶女兒一起出動的,古坑鄉大馬路和公園的煙頭幾乎絕跡。從2014年2月19日到5月底,3個多月收到民眾交來的煙蒂近70萬根,導致鄉公所的茶葉蛋都供不應求。

  無獨有偶,臺灣新北市也曾在2011年舉辦過類似的活動,鼓勵民眾撿狗狗的排泄物到清潔隊,換取摸彩券,就有機會抽中價值近10萬台幣的金元寶,也就是所謂的“黃金”換黃金。

  環保教育從娃娃抓起

  在臺灣,環保議題的教育和推廣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從娃娃抓起”、“從學校抓起”,從學生時代開始“環保”兩字就深植每個人的腦海中。

  全臺灣的中小學中,全面禁止使用一次性食具。尤其是初中和小學的校園營養午餐,學生都自帶可以重復使用的食具。一次性的免洗食具會造成更多的木材等自然資源的破壞和浪費,學校禁止使用一次性食具,就是教育孩子環保可以從生活做起。

  此外,在臺灣從幼兒園到小學,都有環保課程。每個小學都會有環保小尖兵計劃,還有校際環保小尖兵評比。比如,臺北市內湖區南湖小學明確要求一至六年級各班設環保小尖兵兩名。小尖兵們的職責是,平日協助班級老師、指導同學,進行班上的資源回收工作。每週一,是南湖小學的資源回收日,小尖兵們需要帶領同學,在教室內先做好垃圾分類、整理、打包,然後帶著同學將回收品送至學校統一的資源回收點。

  學校的環保教育,可以改變一代人的觀念。在臺灣,小學生已經將垃圾分類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用菌菇代替魚翅

  香港人熱愛海鮮的程度超出想像。2007年聯合國糧農組織的一份報告指出,香港人一年便能吃掉43萬噸海鮮,平均每人每年吃掉62公斤海鮮,比全球平均水準高出3.6倍,在亞洲地區排第三、在全球排第十。

  但是港人又“眼大肚小”,浪費現象嚴重。龐大的需求對本地和其他地區、國家的海洋資源都造成了沉重負擔。為進一步向公眾推廣環保海鮮,上百家香港餐廳曾推出“環保海鮮功能表”,以提高社會對海洋生態的關注。

  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自2007年起出版《海鮮選擇指引》,把香港常見的超過70種海鮮種類分為三個類別:綠色——建議,黃色——請三思,紅色——應避免,鼓勵市民選取環保海鮮,不再食用被過度捕撈或以不可持續發展方式生産的海鮮,改變固有的海鮮消費模式。餐廳推出的“環保海鮮功能表”中的海鮮都來自建議食用的種類,餐廳在制訂功能表後交由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審核,並在功能表中標明海鮮的産地,加深食客對“環保海鮮”的了解。

  從2012年1月份開始,香港的半島、香格里拉等幾家高級酒店先後宣佈完全停止供應魚翅料理。在香港特區政府、港大和迪士尼的宴會功能表上,也已經明確把魚翅排除在外。香港的年輕一代正改變著老一輩“無翅不成席”的理念,在很多宴會,名貴的菌菇已經漸漸代替了魚翅的位置。

  停車3分鐘就必須熄火

  在香港,如果停車不熄火就會被罰。2011年12月,香港《汽車引擎空轉(定額罰款)條例》生效,根據這項條例,除獲豁免的情況,司機在每小時內停車不熄火超過3分鐘,將被罰款320港元。

  此規定適用於香港所有道路,包括私家路和停車場。若執法人員發現有司機停車不熄火2分鐘,又開車駛往鄰近街道繼續違例,可以累計其未熄火時間。

  特區政府“從善如流”,仔細考慮了社會人士的意見、司機和運輸業界的大量合理化建議。在最終通過的法案中,若干情況下有了停車熄火的“豁免權”:譬如正在排隊候客的計程車,校車、救護車、冷藏車、混凝土攪拌車等特殊車輛,乘客上下車時,氣象臺公佈酷熱、暴雨天氣警告時,交通堵塞時……(俞菁 綜合整理)

[責任編輯:馬一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