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百餘名臺灣嘉賓走進寧夏博物館 感受西夏文化魅力

2015年07月09日 13:56:06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情係絲路牽手寧夏——兩岸文化聯誼行”一行走進寧夏博物館,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物、服飾、照片、文字的深入考察,感受寧夏燦爛悠久的西夏文化、回族文化和絲路文化。(台灣網 普燕 攝)

  台灣網7月8日銀川訊(記者 普燕)“情係絲路 牽手寧夏——兩岸文化聯誼行”一行走進寧夏博物館,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物、服飾、照片、文字的深入考察,感受寧夏燦爛悠久的西夏文化、回族文化和絲路文化。

  寧夏博物館新館位於銀川市金鳳區人民廣場東側,自2008年起正式啟用,總建築面積30258平方米。博物館主體建築蘊涵了濃郁的地域民族特色,整個建築平面呈“回”字型佈局,貼應了回族自治區的“回”字民俗文化。

  據介紹,寧夏博物館現館藏文物近四萬件,其中三級以上珍貴文物四千余件,經鑒定確認的國家一級文物159件,包括胡旋舞石刻墓門、鎏金銅牛、力士志文支座等。

  博物館中的每一件文物都凝聚了厚重的文化歷史和較高的藝術價值,讓人嘆為觀止。嘉賓們在聆聽講解的同時,手中的相機忙個不停,生怕遺漏了任一件寶物。

  見到西夏王李元昊馳馬奔騰的雕像時,從事藝術教育的臺灣嘉賓李慧娜激動地拿出相機,把雕像的每一個角度,每一段文字説明都認真記錄了下來。她説,“最近我們的社團老師正在講授西夏王朝的歷史,剛好講到李元昊的部分,我要把這些資料帶回去給他們看”。

  臺灣歷史博物院工作的林女士也認為今天的收穫非常豐富。雖然從事考古、文化展覽工作二十多年,但她對西夏文化的了解僅止于教科書上寥寥幾句話。“今天的參觀,為我打開了一扇西夏文化歷史的大門,吸引著我去了解、去探究”。林女士表示,希望以後有機會能在寧夏深入考察一段時間。她對接下來參觀西夏王陵、須彌山石窟充滿期待。

  由中華文化聯誼會、寧夏回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情係絲路牽手寧夏——兩岸文化聯誼行”活動在銀川正式啟動。百餘名臺灣嘉賓將通過豐富多彩的研討、參訪和聯誼活動,深入了解寧夏獨特的歷史文化,促進兩岸文化交流合作。(完)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