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商任聿旬感覺兩邊都是家 在臺北想徐州在徐州想臺灣

2015年06月25日 10:35: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網南京6月24日電(朱志庚 李東艷)“在康橋大學畢業前,我乘飛機來過徐州一次,感覺這個城市需要我,後來我就來了。”6月23日下午,臺商任聿旬略帶幽默的談起了他的創業經歷,笑稱自己是被一個徐州籍的室友“招商”來的。現在感覺兩邊都是家,在臺北會想徐州,在徐州也會想臺灣。

  “我之前當過兵,也工作過,後來到康橋讀研究生,專業是市場行銷。當時一個宿舍六個人,其中中國人就有4個,兩個臺北,一個寧波,還有一個徐州人。來自徐州的王賽經常給我們做飯,讓我們對徐州有了很深的印象。”任聿旬介紹説,“要畢業了,就問自己要幹什麼,我們都是沒有規劃的人,同宿捨得幾人便坐下來做市場分析,從臺北、寧波、徐州都寫下來搜尋,最後選擇了徐州。在交畢業論文之前,我先飛來了徐州一次,當時我站在金鷹國際商場上面,就感覺這個城市需要我。”隨後,便回了英國。不久後畢業,回臺北一兩個禮拜,然後和另外兩個室友一起來到徐州,和王賽集合,他們四人創辦了葦茵國際外國語學校。

  見到任聿旬的時候,他正在葦茵國際外國語學校一樓辦公區域一張書桌前與合夥人王賽一起正在統計資料,為學校即將開始的夏令營做準備工作。任聿旬向記者介紹情況時,正在對面忙著統計的王賽悄悄轉移到到其他辦公桌上繼續忙活,另外一位來加班的老師也在歸整資料,整個辦公室顯得格外安靜而忙碌。“今天週二是學校公休日,我們都在加班,每年的6月至10月間,我們都比較忙,現在正在‘打仗’。”任聿旬説,大陸的家長對孩子的教育重視度很高,學習英語的氛圍也很好,現在孩子的英語教育程度也蠻高的。

  “葦茵國際外國語學校現有許多外教,這些外教除了在此處代課外,還會被學校派到合作的公辦學校去交流。因為外教大都不會中文,很多日常瑣事都需要我們溝通協調,我們把自己當成橋梁,爭取讓我們的存在價值發揮更大,為學生爭取更好的教學環境,更多的教學資源,讓每個孩子學英語“請外教”不再高高在上,我們希望接地氣,讓更多的人能夠請的起外教。”

  “我們大多到英國去聘外教,需要和北京、上海以及一些省會城市競爭,需要説服他們放棄北京、上海,到徐州來。我認為徐州可以被包裝,徐州在文化、歷史、地理位置上都具有很強的優勢,徐州更能代表中國。”

  “在徐州的生活,我還是很宅的,沒事的時候很少去市中心,感覺去一次市中心就像是‘出國’。”説到這,任聿旬也大笑起來。“我是做服務業的,不可能朋友都是臺灣人,只有融入社會才能做好這一行的,需要在與徐州當地民眾的溝通中了解大家在想什麼,籌劃發展。”徐州不像北京、上海那樣擁擠,也許好一點的西餐廳都找不到,但是它到北京、到上海,交通方便,高鐵很快就到了,就像是富人區的郊區,很適合居住。

  任聿旬談起自己的家庭,“我父母親都在臺北,身體都健康,這讓我們兄弟倆比較放心,我哥在深圳,經常回去,我一般很少回去。爺爺、奶奶的老家在河南、天津,為躲避戰亂到了臺灣,親戚們有的去了美國、德國、歐洲等地,現在我的表妹等同輩大都又回到大陸,因為我們的家在這,還是要回家的。現在感覺自己已“移民”了,感覺兩邊都是家,在臺北會想徐州,在徐州也會想臺灣。現在回臺北可能還要去適應一下,但是回徐州就不需要適應了。”(完)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