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兩岸老兵樂見國民黨老兵參加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

2015年06月25日 10:32:37  來源:新華網
字號:    

  “這是最高的獎賞”——兩岸老兵樂見部分國民黨老兵將參加抗戰勝利70週年閱兵

  “這是最高的獎賞,我聽到後非常感動、激動。”國民黨抗戰老兵李熹宗24日在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説。

  6月23日,中宣部副部長王世明,閱兵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總參作戰部副部長曲睿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佈會上介紹了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活動總體安排。

  當天正好是李熹宗的90歲生日。在獲悉閱兵將安排部分國民黨老兵受閱後,他對記者説,這是一份意外的生日禮物。

  李熹宗1945年4月14日從黃埔軍校四川分校19期畢業後,參加了黔貴戰役。“我在抗戰的最後一個年頭,見證了中國軍隊收復失地的反攻。”他回憶説,日軍倉皇逃竄,中國軍隊在後面猛追,到8月15日日本宣佈投降那天,大家都“歡欣鼓舞”。

  那一刻,現年91歲的黃埔18期老兵王學義與戰友們在黃河三門峽邊慶祝勝利。“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天下太平。”他回憶説,當時涌現在自己心頭的就是這一句話。

  經歷過抗戰後期最大一次戰役豫湘桂戰役,老人最難忘的是死難與犧牲。“除了戰士的傷亡,還有多少平民百姓喪命于逃難流離的路上!”王學義説,我們今天不能忘記這段歷史,忘記就是犯罪。勝利紀念並不是要記仇,而是要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9月3日上午將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大會,這受到臺灣輿論的高度關注。

  “非常願意去參加這一盛典。”臺灣中華黃埔協會會長連行健在接受新華社駐臺記者採訪時説。

  連行健1922年生於臺南,少年時僑居馬來西亞,1940年高中畢業。為了抗擊日寇,他回國考入黃埔軍校四分校17期步科,畢業後參加了桂柳戰役。

  連先生還記得2005年率團到北京參加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大會的情形。他對記者表示,抗戰勝利來之不易,關鍵就是中國人空前團結。昨天大陸方面肯定“國民黨軍隊在抗日戰爭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這是“正視歷史的一種進步”,有利於增進兩岸團結。

  王學義也表示,這些年經常和臺灣的黃埔同學交流,“臺灣同學沒有一個不反對‘臺獨’的。”他語重心長地説,“兩岸犧牲這麼多中國人,今天一定要團結。”

  黃埔16期老兵王先明現年97歲,聽力已不大好,但當記者問到對紀念抗戰勝利70週年有何感想時,參加過中國遠征軍的老人突然聲音提高了八度,連連説道:“感慨萬般,感慨萬般。”

  接著,他又念叨道:“鬼子消滅理應該,軍民一心打東洋。”當記者追問這兩句話的出處時,老人像孩子一樣笑了:“這是我自己寫的,高興,高興!”

  對於國家宣佈將向抗戰老戰士、老同志、抗戰將領或其遺屬頒發“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70週年”紀念章,老兵們紛紛表示迫不及待想看到紀念章真容。

  “這是永遠的榮譽,會是我們家的傳家寶。”李熹宗説。 (記者李寒芳、何自力、李慧穎)

[責任編輯:陳寧]

相關內容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