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本土音樂敗退 金曲獎到香港請“救兵”

2015年05月21日 14:11:49  來源:新京報
字號:    

  金曲獎的“救兵”都請到香港去啦

  金曲獎缺乏有力的本土音樂,已是多年來的頑疾。去年,曾借著李健、李榮浩、劉思涵等大陸音樂勢力撐起了一份還不錯的金曲獎提名名單,今年,則是把臺灣本土難以補足的品質交由香港的張學友、陳奕迅、莫文蔚以及方大同這老中青三代音樂人來填補。

  臺灣本土音樂敗退

  可能之於大多數的大陸歌迷而言,對臺灣地區的金曲獎關注度是隨著周傑倫的走紅而起,也隨著周傑倫不再只專注音樂事業而意興闌珊。而到了近幾年,大多數媒體及歌迷對金曲獎的關注只剩下吐槽與抱怨了——對,以往總會有聲音出現,抱怨金曲獎的關注層面之窄,但看到本屆金曲獎的提名,仿佛不只是窄,而是,不知該怎麼形容。當“過江猛龍”陳奕迅一張水準平平的《米閃》還能收穫諸多重量級提名時,就該知道,其實臺灣本土的音樂作品能拿出手的也是甚少了。

  金曲獎缺乏有力的本土音樂,已是多年來的頑疾。去年,曾借著李健、李榮浩、劉思涵等大陸音樂勢力撐起了一份還不錯的提名名單,今年,則是把臺灣本土難以補足的品質交由香港的張學友、陳奕迅、莫文蔚以及方大同這老中青三代音樂人來填補——最具重量的“最佳國語專輯獎”就是由張學友、陳奕迅、莫文蔚組團PK臺灣本土的周傑倫、蔡依林以及徐佳瑩,剛好三港+三台、三男+三女的陣勢。再看到“最佳國語男歌手”的提名,這可是張學友、陳奕迅、方大同這三代香港歌神第一次正面交鋒,映襯出另外兩位提名者——一個是唱了好多年就是不紅的楊培安、一個是唱作很出色卻知名度寥寥的韋禮安——是那麼沒存在感。

  重量級別獎要靠香港同胞,技術獎亦如此,在“最佳作詞”的五個提名中,林夕、黃偉文以及李焯雄三位香港詞作者佔據了四席提名(林夕雙提名),只留一個席位給了臺灣本土的Hush——居然連方文山都被out出局了。

  “最佳作曲”也未見臺灣音樂人的優勢,黃建為和韋禮安兩個都得過“最佳新人獎”的人,這次到創作類領域競爭,大陸的常石磊和李榮浩勝算還頗大,新加坡的林俊傑則代表了第三方勢力,臺灣音樂人還是沒佔到優勢。

  本土勢力節節敗退——張惠妹、周傑倫、蔡依林總是缺一項更重量級的提名,比如張惠妹就沒有專輯獎的提名,雙J則齊齊錯過演唱類獎項提名,而這些,香港歌手們個個都把提名包圓了。

  徐佳瑩單挑老臘肉

  “鮮肉”缺失,“臘肉”們倒是堅挺得很!提名名單公佈當日下午,便有廣州的業內朋友吐槽説“張學友不是應該退出頒獎禮,好好享受晚年嗎?”然後被香港的業內朋友擺事實講道理反駁説“前年林憶蓮《蓋亞》還不是大贏家?金曲獎還真得靠這些老將撐著呢。”哎,真的是,老傢夥們不只越唱越精,音樂水準也是仍處在爬坡狀態;新一代音樂人卻仿佛剛剛盛開,就忙著要去衰敗,方大同、韋禮安、李榮浩無一不是如此,還好本屆仍有徐佳瑩代表著新生代歌手,成了頂梁柱。

  可能這次要突破老將們的重圍,真的就靠徐佳瑩了!因為除卻事業正在旺盛期的蔡依林9項提名,金曲獎常客莫文蔚7項之後,有6項提名的徐佳瑩很是引人關注。徐佳瑩出身“臺灣超級星光大道”,是第三屆的冠軍(首屆冠軍是林宥嘉),五年前她已經憑藉《徐佳瑩LaLa 首張創作專輯》同時入圍了“最佳新人獎(獲獎)”“最佳國語專輯獎”“年度最佳單曲”等多個重量級獎項了,當年和她同獎抗衡的是張惠妹(《阿密特》)、陳綺貞、蔡健雅以及本屆另一熱門人物莫文蔚。這次,徐佳瑩是憑藉第四張個人專輯《尋人啟事》成為大熱門,看似“黑馬”,其實早已是業界口碑佳作——在去年的第15屆華語音樂傳媒大獎中,徐佳瑩已憑藉《尋人啟事》得到過“最佳國語女歌手”以及“最佳國語專輯”了,陳建騏還得到“最佳專輯製作人”獎。

  最後,先提前給陳奕迅頒發一個“舍人為己”獎項吧!三年前,方大同報名了個人專輯《15》,卻因為給陳奕迅製作單曲而入圍技術類獎項,自己的專輯則零提名;本屆,為陳奕迅做嫁衣的林俊傑再度被秒殺成渣渣,《新地球》零入圍,由林俊傑為陳奕迅創作並製作的單曲《你給我聽好》,卻上演“最佳作曲”“最佳單曲製作人”“最佳作詞人(林夕)”的帽子戲法。E神啊E神,鮮肉到了你面前,都成肉末了!

  □三石一聲(樂評人)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