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廈門理工學院試水閩臺職業教育辦學新模式

2015年05月15日 13:38:0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台灣網5月15日廈門訊 日前,廈門理工學院與臺灣中華大學、冠捷顯示科技(廈門)有限公司簽訂三方合作共建協議,開啟兩岸校校企“4+0”合作辦學模式。新模式下,廈門理工學院將引進臺灣中華大學的師資力量教授核心課程,學生4個學年都將在大陸就讀。

  廈門理工學院黨委書記黃如欣表示,大陸和臺灣教學的方式不同,課程設置也有區別,銜接上如果有不協調,很有可能影響人才培養的連貫性。“3+1”合作辦學模式在為兩岸教育合作發展作貢獻的同時,也存在一些缺陷。

  “3+1”的模式,學生要分別在兩地不同的兩所高校學習。相關高校儘管會制定方案並按計劃培養學生,但涉及不同地區不同學校的對接協作。從目前大陸高校師資隊伍的現狀來看,教師對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思維創新能力和就業創業能力培養意識弱。在生活方面,學生第三個學年剛到一個新的環境,需要時間適應,而第四學年又要返回大陸高校準備畢業論文與答辯。一定程度上,也會影響學生赴臺灣學習的效果。

  此次開啟的“4+0”校校企三方合作機制,與以往模式的最大不同在於,4個學年學生將全部在大陸就讀。在教學安排上,將打破第一、二、四3個學年和第三學年分別由大陸教師與臺灣教師授課的模式。廈門理工學院會引進臺灣中華大學至少50%的師資力量,由他們教授核心課程。同時,相關課程會以臺灣高校為主,按照他們的專業體系來設置,並且使用臺灣高校的相關教材。這有利於大陸高校培養符合企業需求的新型應用技術型人才。(台灣網、福建省臺辦聯合報道)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