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2015兩岸筆會:詩情畫意濃 墨香飄金門

2015年05月12日 13:42:38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5月6日,“寫意美之島 相會陽明山”2015兩岸筆會在臺北開幕,來自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的70多名作家、畫家、書法家、攝影家相會寶島,將攜手采風,聯袂創作,交流切磋,用筆頭、鏡頭展示臺灣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中新社發 楊旭 攝

  “到金門,

  首先想到的,

  是買一把锃亮的鋼刀,

  將震耳欲聾的爆炸,

  製成一席豐盛的菜肴。

  菜端上來,

  還得有酒,

  那就趕緊去買一瓶58度的金門高粱,

  把往日的仇人,

  都醉成了親家。”

  參加2015兩岸筆會的海南省作家協會主席孔見11日在臺灣金門作下這首詩:《到金門》。

  到金門島看一看,是參加本次筆會的70余名作家、書法家、畫家、攝影家的共同心願。中國文聯副主席、著名書法家段成桂説自己多次到廈門,每每隔海相望金門時就想:這個島離我那麼近,何時能去走一走?而今,他如願了。

  來自中國大陸、香港、澳門的文化名家9日從高雄飛抵金門,稍事安頓,便與臺灣的藝術家一起“走馬觀花”踏訪金門。

  金門古厝文化獨具魅力,第一站山後村,是一座活著的古聚落,建於西元1900年,由王國珍、王敬祥父子構建分贈王氏族人居住。村落依山面海而築,住宅、家祠及學堂共18棟,房舍是閩南傳統二進式結構,墻壁以紅磚疊砌,檐頂、柱頭、壁飾精美,是金門保存最完整的閩南民居建築形式之一,王蒙、蔣子龍等文化名家讚其建築之美,嘆其保護用心。

  與山後村齊名的是水頭村,不同的是水頭村保留著許多閩南古厝與西式洋樓相結合的建築群,頗為別致。因此,水頭村被金門人稱“有水頭富,無水頭厝”。兩岸文化名家走街串巷,駐足留影。

  讓名家一行感慨的是,兩岸和平發展,讓彼時金門的戰事設施變為現在的熱門旅遊景點。其中,金門翟山坑道,是遊客必到之處。

  翟山坑道由A字型水道和一條隧道組成,人工開鑿,暗藏山體內,與大海相連,大型艦船停于外海,登陸小艇經此坑道運補人員、物資,隧道長百米,水道可容納42艘小艇停舶。坑道建得頗為寬敞,可見工程浩大,煞費苦心。

  車行中,不時看到路口處的碉堡。如今,碉堡上都安置著巨型酒瓶,為金門名酒高粱酒做廣告。

  名家一行中,有人風趣地説,金門有四個“一”:一把刀、一塊糖、一瓶酒,一條根。一把刀是金門菜刀,用彈殼製成,又稱“炮彈菜刀”;一塊糖是金門貢糖,味道多樣;一瓶酒即金門高粱酒,是金門支柱産業;一條根是金門名藥。

  廈門金門“小三通”每年帶來數百萬大陸游客,記者所見幾家特色店,大陸游客盈門。

  臺灣升恒昌股份有限公司正是看好“金廈一日生活圈”創造的觀光人潮的消費力,2014年在金門建起了一家大型免稅商場和金門首座國際型觀光飯店金湖大飯店。

  在環境優美的金湖大飯店,兩岸書畫家現場揮毫,筆墨傳情。海南畫家陳茂葉、喬德龍、吳東民、阮江華、劉培軍、左進偉共同創作畫作《美哉海南》,把海南之美帶到金門。

  參加這次筆會的海南省臺辦主任劉耿表示,藝術家們攜手采風,聯袂創作,交流切磋,用筆頭、鏡頭展示臺灣的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希望筆會成為海峽兩岸尤其是瓊臺之間有成效、有影響力、有持續性的文化交流品牌。?

  著名作家王蒙説,筆會從5月6日開始,從臺北到高雄再到金門,大家以文會友,不僅收穫了有形的作品,還有收穫了無形的情誼。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