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啟動儀式舉行

2015年05月12日 08:12:38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啟動儀式舉行。(台灣網記者 宣玲玲 攝)

  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啟動儀式舉行。(台灣網記者 宣玲玲 攝)

  台灣網5月11日四川成都訊 (記者 宣玲玲) 5月11日,由四川省人民政府臺灣事務辦公室和四川省政府新聞辦聯合舉辦的2015海峽兩岸記者“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聯合採訪活動啟動儀式在四川成都大邑縣建川博物館舉行。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省委宣傳部秘書長李曉駿出席並致辭,省臺辦副巡視員楊志學主持會議。抗日名將後人、抗戰老兵、四川抗戰史專家學者、海峽兩岸媒體記者等50余人參會。

  周敏謙首先回顧了四川作為抗戰大後方為奪取抗戰勝利所做出的奉獻和犧牲。他表示,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邀請兩岸媒體重走四川抗戰大後方,就是要銘記歷史、珍視和平,進一步傳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抗戰精神,在共同的歷史記憶中把握現在,面向未來。周敏謙説,70年前四川人民在抗戰中表現出的愛國精神、戰鬥精神、奉獻精神、合作精神就是偉大的四川抗戰精神,也是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精神。此次聯合採訪活動有利於弘揚抗戰文化,凝聚兩岸共識和力量,對擴大和深化四川與臺灣交流合作,具有重要意義。

  李曉駿在致辭中對兩岸媒體記者表示歡迎,並介紹了四川省經濟社會發展情況。

  啟動儀式上,四川省社科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段渝從抗戰期間四川出兵、出力、出錢、出糧、接納、安置等方面對四川抗戰大後方總體情況作了簡要介紹。抗日名將鄧錫侯之子鄧宇民、李家鈺之子李克林、張自忠嫡孫張慶成、趙一曼嫡孫陳紅以及抗戰老兵劉景軾等先後在座談會上發言,介紹川軍將士在抗戰中的英勇事跡。

  據悉,在為期一週的採訪中,來自海峽兩岸的記者一行20余人將分別前往成都、雅安、樂山、宜賓、自貢等地對抗日文化、遺跡等進行報道拍攝。

  背景資料: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戰勝利70週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週年。抗戰期間,四川作為抗戰大後方,為保存國家實力、發展抗戰力量、奪取抗戰勝利做出了巨大的奉獻和犧牲:350萬川軍出川抗戰,陣亡、負傷、失蹤約64萬人,居全國之首;承擔國家總支出的30%;徵收佔全國1/3的穀物;300至500萬民工擔起了公路、機場修建和交通、糧食運輸等任務;鼎力留存中華文脈,接受48所高校遷川,接納和安置了大批機關、700余家工礦企業內遷和上千萬人入川避難。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出席並致辭。(台灣網記者 宣玲玲 攝)

  四川省臺辦主任周敏謙出席並致辭。(台灣網記者 宣玲玲 攝)

出席啟動儀式的抗日名將後人及專家學者。(台灣網記者 宣玲玲 攝)

  出席啟動儀式的抗日名將後人及專家學者。(台灣網記者 宣玲玲 攝)

[責任編輯:李瑞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