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雕刻家陳逢顯近日在0.5毫米寬的鉛筆芯上雕刻唐詩《遊子吟》,以感念母親循循善誘,使其步上藝術之路。 陳小願 攝
臺灣雕刻家陳逢顯近日在0.5毫米寬的鉛筆芯上雕刻唐詩《遊子吟》,以感念母親循循善誘,使其步上藝術之路。 陳小願 攝
中新網臺北5月10日電 (記者 陳小願 劉舒淩)5月10日是母親節。臺灣雕刻家陳逢顯近日在0.5毫米寬度的鉛筆芯上雕刻唐詩《遊子吟》,以感念母親循循善誘,使其步上藝術之路。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件作品,加上落款共39個繁體字,必須通過高倍放大鏡才能看清。
陳逢顯告訴中新網記者,完成這件作品,共用了10個工作日,歷經5次失敗後才成功。
“雕刻時相當困難,因為鉛筆芯不容易固定,硬度也松脆。在雕刻過程中‘針刀’拿捏適中很重要,注意力須高度集中,專心一致,一絲不茍,其次呼吸屏氣也須留意。”陳逢顯説。(完)
[責任編輯:李瑞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