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灣鼓樂團隊:願臺灣民俗之“花”在內地綻放

2015年04月22日 08:09:44  來源:中國新聞網
字號:    

  中新社太原4月21日電 題:奔走兩岸間的臺灣鼓樂團隊:願臺灣民俗之“花”在內地綻放

  作者 宋立超

  一場賽畢,來自臺灣臺中市的黃勇倫靜靜坐在後臺,隔著幕布認真看著下一場比賽。前臺,是有著“天下第一鼓”美譽的中國陜西安塞腰鼓在表演,聲勢恢弘。燈光閃爍下,黃勇倫一身獨具臺灣原住民風格的裝扮,在眾多內地鼓手中顯得有些特別。

  21日,首屆中國太原國際鼓王邀請賽鳴鑼開賽,來自非洲、臺灣等多個國家和地區的8支代表隊展示了各具地域特色的鑼鼓藝術。就在不久前,黃勇倫領銜的臺灣新九天民俗創藝團以一曲《戰將神威》贏得了滿場觀眾的歡呼。

  黃勇倫16歲時開始習鼓,15年的專業訓練讓他深諳臺灣鼓樂之美。數年前,他跟隨團隊開始赴大陸各地演出交流,以鑼鼓之名奔走在兩岸之間。

  “在臺灣,鼓樂是一種深入民眾日常生活的民俗技藝。每逢傳統廟會,當地需要以‘陣頭’助陣;還有演繹戰爭場面的臺灣戰鼓,都深受喜愛。”黃勇倫説。他坦言,鼓這種樂器在內地流傳數千年,並在各地演變出不同的類型和風格,因此有了“來內地看看不同的鼓”的想法。

  “行走內地多個城市後真的是受益匪淺。由於生活習慣、地理位置等因素的不同,鼓竟然能衍生出這麼多樣子和表現形式。比如臺灣戰鼓求的是一種氣勢和‘殺氣’,而內地鼓樂比較重視節奏。”黃勇倫説,每到一處,每場演出他都會仔細觀看不同的鼓樂風格,力爭體味其中精髓。

  比賽結束後,臺灣團隊的節目受到觀眾和評委的一致好評,並奪得“金鼓王”稱號。

  “很高興臺灣傳統鼓樂能得到內地觀眾的認可”。從領獎臺上走下來的臺灣新九天民俗創藝團團長許玉宜一臉興奮。她表示,她們的11人團隊“以鼓為橋”行走內地,就是希望通過兩岸頻繁的文化交流,讓內地同胞更了解臺灣的民俗文化。

  “鼓雖小,但在臺灣和內地都衍生出了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兩岸間的奔波,我們不僅在尋找新的鼓樂元素,更渴望讓內地了解以鼓為代表的臺灣民俗,這對兩地傳統文化的傳承和發展都大有益處。”許玉宜説。(完)

[責任編輯:馬一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