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臺籍代表:兩岸青少年交流應“對口對等對心”

2015年03月16日 08:16:39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籍代表:兩岸青少年交流應“對口對等對心”

  臺籍人大代表、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軍在臺灣代表團小組會議上發言。(台灣網 普燕 攝)

  “加強基層和青少年的交流,非常契合當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需要。”臺籍人大代表、北京市臺聯副會長陳軍日前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兩岸青年之間存在的很多誤解和偏見,可以通過兩岸同齡人之間對口、對等、對心的交流去解決。

  李克強總理在3月5日《政府工作報告》中特別提到,要努力推進兩岸協商對話,推動經濟互利融合,加強基層和青少年交流。依法保護臺灣同胞權益,讓更多民眾分享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果。我們期待兩岸同胞不斷增進了解互信,密切骨肉親情,拉近心理距離,為實現祖國和平統一貢獻力量。互信,密切骨肉親情,拉近心理距離。

  臺籍代表陳軍認為,總理的講話中特別提到加強基層和青少年的交流,非常契合當下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需要。“臺灣問題就是人心的問題”,臺灣百分之七八十是基層民眾和年輕人,這部分人如果願意參與到支援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進程中來,具有多年對臺工作經驗的陳軍認為,兩岸交流應該將更多將目光轉向臺灣的基層民眾,尤其是臺灣的年輕人。

  “去年臺灣青年‘太陽花’運動,告訴了我們一些資訊,現在的臺灣年輕人想的是什麼,關心的是什麼,要的是什麼。可能大部分青年和臺灣青年立足點和出發點是不一樣的”。陳軍認為,臺灣當前青少年是在一個特定環境下長大的,對於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和大陸的發展變化不夠了解。兩岸青年之間存在的很多誤解和偏見,可以通過兩岸同齡人之間對口、對等、對心的交流去解決。

  對口,是指同樣閱歷、相同或者相近專業的青少年交流,將擁有更多相同話題和觀點;對等,是指年齡相同的兩岸青少年交流,會具有相近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更容易交流溝通;對心,是指在交流溝通中,達成更多共識,結交深厚友誼。

  “兩岸交流不能像空中的雲,飄過去就完了。要像雨一樣,落到地上,滋潤土壤,才能孕育出茁壯的樹苗。”陳軍説,青少年的交流要持續、深入,並用心和感情去交流。可能在這一過程中,大陸的青少年需要承擔得更多。(台灣網記者 普燕)

[責任編輯:馬一娜]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