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揭秘臺灣離島:金門阿兵哥走了 迎來大陸客

2014年11月17日 07:44:56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字號:    

綠島每年都吸引大量遊客前來浮潛。圖片來源:百度

雙心石滬是澎湖最著名的景點。

蘭嶼上的獨木舟洋溢著達悟族人特色。

  附屬於臺灣本島的澎湖列島、蘭嶼、金門、馬祖、綠島、小琉球、龜山島等,被稱作臺灣離島。它們雖不如本島繁華熱鬧,卻像大海中的一粒粒珍珠,保存著臺灣最美麗的海景、最悠閒的生活還有最特別的歷史文化。與大陸隔海相望的一些離島,在兩岸隔絕對峙的年代曾經是戰爭前線、軍事要塞。即便是今時今日,臺軍方在離島仍有駐軍,而且,被列為軍事管制區的地方,即使島內民眾至今也無緣一探究竟,更添其神秘。

  兩岸關係回暖多年,離島也慢慢褪去迷彩,渴望經濟發展,嘗試把昔日的戰備工事變身另類旅遊資源。開放觀光,坑道、炮臺、兵營揭開神秘面紗,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和陸客,前來找尋記憶,或觸碰一段歷史。

  金門:阿兵哥走了,迎來大陸客

  金門在兩岸的記憶裏都不是簡單的小島。從廈門至金門,不到1個小時的海上路程,卻濃縮了兩岸半個多世紀的恩恩怨怨。“貢打冇惜”,是金門當地一句惡毒的罵人的話,意思是詛咒對方被飛來的炮彈打到。長期的軍事對峙,那隆隆的炮聲,曾經深刻影響著金門人的生活。

  “當年,如果當兵抽中去金門,就被大家講説是抽中金馬獎了。我那時候就是中了金馬獎。”李先生如是説。他是臺北人,到金門當兵,後來回臺北工作,再後來又居住金門養老。

  金門是軍事重鎮,曾經有10萬駐軍,幾十年來,上百萬的年輕人從臺灣本島跨海到金門當兵。“金門的戶籍人口現在也不到10萬,所以可想而知阿兵哥的到來給金門帶來的變化。街頭、店舖,隨處都能見到阿兵哥。賣軍用品的店很多,甚至還有專門洗軍服和專供阿兵哥洗澡的浴室。” 李先生説,“如今再到金門,見到的阿兵哥少多了。原來靠阿兵哥開店做生意的,也慢慢轉型。”

  “最前線”的阿兵哥越來越少,折射出兩岸關係大背景的變遷。今年11月1日,臺軍方完成又一波裁軍,金門僅剩下4000駐軍。軍事禁區、“前線中的前線”大、二擔島今年也由臺軍方移交金門縣政府,籌劃開放觀光。

  阿兵哥走了,金門的發展模式也在變。褪去迷彩重新發展,金門希望可以成為吸引陸客、發展觀光休閒産業的最前端。神秘戰地風情成為金門吸引遊客的“法寶”。“2014金門戰地觀光藝術季”將延續到11月底才結束,一些仍是管制區的地方也會開放參觀。金門縣縣長李沃士表示,金門旅遊發展希望達到的效果是遊客到廈門就一定到金門,成為兩岸旅遊交流的橋頭堡。

  “過去,備戰思維讓金門的經濟錯過了發展,現在開放旅遊迎接陸客嘗到了甜頭,金門民眾自然期待更大的開放。”李先生對記者説,金門多次獲選全臺最幸福的城市,他很喜歡這裡的寧靜和自在,才選擇在這裡養老。從都市搬到離島,或許,作為曾經的阿兵哥,他如金門人一樣,更能體會到結束戰爭悲情的喜樂。

  澎湖綠島 島島精彩

  一首《外婆的澎湖灣》,兩岸傳唱30幾年,儼然成了澎湖觀光的代言歌曲,也讓澎湖成了很多大陸民眾神往的地方。2010年,臺灣開放大陸觀光客赴澎湖落地簽注,陸客可以背包遊澎湖了。

  兩岸割捨不斷的歷史淵源在澎湖同樣找得到。潘安邦的《外婆的澎湖灣》,歌詞敘述的就是童年生活的溫馨場景,如今,潘安邦的故居也被澎湖規劃建成紀念館,成為陸客必遊景點。潘安邦的故居位於澎湖馬公的篤行十村內,而篤行十村也是臺灣最早的眷村。

  1949年,國民黨遷臺,為安置大約百萬官兵及眷屬,全臺各地陸續興建“眷村”。其中,有利用日軍遺留下來的官舍改建的,一戶居住兩至三戶人家者,“篤行十村”就是此類代表。“篤行十村”裏曾經有多位名人居住,同樣紅遍兩岸的藝人張雨生也在這裡長大。

  時光荏苒,眷村第一代耆老們逐漸凋零,加之眷戶搬遷,昔日眷村的熱鬧光景已不復存在。不過,澎湖縣政府規劃建成“澎湖眷村文化園區”,“篤行十村”迎接穿梭遊客,重現往昔風華。

  澎湖現有人口約9萬,主要聚居在馬公島。澎湖還有獨特的玄武岩地貌,澎湖列島的各個較大島嶼呈環狀分佈,由跨海大橋連接,遊覽極其方便。低碳體驗澎湖生態之美和文化之美,成為近年來澎湖吸引陸客的主打項目。

  綠島,同樣因為一首《綠島小夜曲》走進大陸民眾的心裏。

  綠島原名“火燒島”,位於臺灣本島東南方,面積僅有16平方公里,因其壯美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1954年,著名的《綠島小夜曲》誕生,雖然後來作者證實這首委婉抒情的歌曲其實頌咏的是臺灣本島,但是這個“美麗的誤會”卻早已經使綠島聲名遠播。

  綠島同樣披著神秘的面紗,這裡早年是國民黨關“政治犯”的地方,“政治犯”從基隆搭船經過2天1夜,被送到了綠島,在此展開勞動、思想改造的集中營生活。柏楊、李敖等都曾被關在這裡。10年前,已經廢棄的監獄區被臺灣當局有關部門辟為“人權文化園區”,成為旅遊景點。

  觀光業同樣被綠島認為是最具發展潛力的産業。一天騎行“環島”,或是到朝日溫泉邊泡湯邊聽海觀浪,再或是在太平洋邊等待黎明的第一道曙光……業者希望陸客可以慢遊綠島,體驗這裡的神秘和寧靜。

[責任編輯:陳寧]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