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9_210*60
關鍵詞:
台灣網  >   地方  >   文化交流與合作

這個畫家非常“臺”:要把臺灣的過去畫出來(圖)

2014年10月29日 10:39:31  來源:東南網
字號:    

這個畫家非常“臺”:要把臺灣的過去畫出來(圖)

這個畫家非常“臺”:要把臺灣的過去畫出來

  剛剛結束的廈門文博會,是兩岸文創業者的交流平臺,不少臺灣知名畫家也藉此“登鷺”參加活動,一方面與大陸同行互動,另一方面也尋找創作靈感和商機。導報記者就此採訪台灣中華藝遊學會的幾位畫家,聽聽他們行走兩岸的創作故事。

  有些人一照面、交談,就知道他是哪人,林晉就是這樣的。他身上有一股濃濃的“臺灣味”,尤其在對話中時不時夾雜幾句臺灣俚語,那是很鄉土、很有年代感的——一如他自己的畫。“我畫的是臺灣的過去。”林晉説,“早年臺灣沒有照相機,有的話也非常貴,我依靠自己的記憶把臺灣的過去一一畫出來”。

  去年5月林晉在北京辦個展,主題為“臺灣真情”,雖然畫的是臺灣,但很多人看後流了眼淚,因為畫中流露的這種親切感很接地氣,充滿生活氣息。

  自評“無黨無派”,是“素人畫師”

  林晉1947年生於臺北,5歲開始拿樹枝在地板上畫畫,7歲就會畫人像。“上小學第一天,老師就跟我要畫,因為整條街都認得我。”林晉笑著告訴導報記者。

  初中時,美術老師跟他説“你不用學了,因為你的水準已經超過一般大學美術系的學生了”。

  後來念大學,林晉讀的是東吳大學經濟係。畢業後,到貿易公司做了一段時間,因為實在喜歡畫畫,“又繞了回來”。

  從大學開始時,他的作品就經常在報紙上發表,這樣算起來,已經有30多年。“所以説,我是‘無黨無派’,是‘素人畫師’,因為我沒有拜師學藝,也不是美術系畢業的。”林晉説,他發明瞭一套屬於自己的畫畫方法(把中國陰陽五行的觀念融入繪畫的領域,自創快速直覺素描法,速度比一般傳統的素描快5至10倍)),有很深的個人印跡在裏面。

  作品獲讚很有豐子愷風格,非常生活化

  林晉畫作的個人色彩,首先出於他的選擇,“別人畫過的東西我就不畫了”。據他自己介紹,其實畫花鳥、動物、人物他都很內行,之前還在學校教畫畫。

  他所追求的是,通過自己的畫,再現過去的臺灣,大家可以從中看到自己過去的生活。於是,我們可以從他的畫中看到花蓮古早時的豐年祭;臺灣各地迎媽祖的盛況;臺灣傳統布袋戲;臺灣民眾製作酸菜;上世紀七八十年代,小販推車沿街叫賣燒肉粽……其他如《天天開心》、《飲水思源》、《搭便車》等生活化的小品,還配上一首或逗趣或哲理的小詩,文圖結合,不覺莞爾一笑。

  很多人評價説,林晉的作品很有豐子愷的風格,都是敘述一些當地的事情,非常生活化。

[責任編輯:段雯婷]

地方檯辦主任活動報道匯集

地方通訊員園地

聯繫我們

聯繫電話:010-83998731